【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了解区域农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地关系。

教材先介绍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来确定区域农业发展大方向,再根据区域内部差异,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布局小区域的农业生产。然后引入东北的案例,分析它的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布局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使知识结构由总到分、由普遍到具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地位在我国非常突出,具有典型的意义。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图文资料和阅读课文、完成活动,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了解布局特点,找出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其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农业分析的一般方法,并可以迁移到其他地区,最终,渗透区域发展应与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综合分析、总结概括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