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发生火灾如何处理?

三、宿舍楼发生火灾如何处理?

案例回放:

2008年11月2日下午,南京市某学校女生宿舍发生大火,20多名女生被困在三楼以上的宿舍。经同学报案,该市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集两个消防中队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将惊慌失措的女生营救了出来。据了解,火灾是由于空调功率过大,电线老化不堪负荷引起的。

详细情况是:11月2日下午2点多,南京市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情报警后赶赴现场,发现该栋女生宿舍共有5层,火情位于二楼,由于着火的女生宿舍内棉衣棉被较多,浓烟沿着楼道向上方三层不断蔓延。由于发现火情及时,楼下的女生迅速撤离,而楼上还未上课的女生发现有烟窜进楼道后,已经来不及撤离,很多女生关上门开始向楼下大喊救命。为了防止有女生因惊恐跳楼,消防官兵一边用高音喇叭指导女生自救,一边派消防官兵上楼接应女生下楼,十多名消防官兵上楼后先后从三楼、四楼救出20名惊恐不已的女生。随后消防官兵再次冒着浓烟,将女生宿舍三层以上所有房间逐个打开,搜寻是否还有学生被困。大火10分钟即被扑灭,但为了搜救被困学生,消防官兵花了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

大火扑灭后,消防官兵在现场勘查时发现,起火原因应该是宿舍长时间开空调,空调功率大,加上电线老化,引起短路,火花引燃了女生的床铺。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学校应当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对于政府保障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第56条规定:“校园内发生火灾、食物中毒、重大治安等突发安全事故以及自然灾害时,学校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教职工参与抢险、救助和防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义务教育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留有消防通道,配齐配足灭火器材,落实值班制度,预防火灾事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寝室安装自动灭火装置,这无疑是保障学生寝室免除火灾隐患的最有效措施。

火灾发生时,首先要尽全力解救被困学生,同时迅速联络当地消防部门。其次要切断宿舍楼的电源,防止爆炸。如果火势已经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切记不要让其他人员再随意冲进火海;同时要安抚被困人员情绪,提醒被困人员自救办法,尽量阻止火势的扩大,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

青少年在发生火灾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报警和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遇有浓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应该注意: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才可采取跳楼的方法。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也要冷静地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每个人要对自己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做到了然于胸,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