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烟酒给未成年人是否违法?

案例回放:
《广州市卷烟零售点合理布局三年规划》草案中写进了一条新规定:“儿童娱乐场所内、中小学校园内及校园外50米内,禁止设立卷烟零售点。”广州市烟草专卖局一直要求每个卷烟零售点都必须在柜台上竖起一张标有“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的牌子,强制要求零售点不许向未成年人售烟。如果有零售点违反规定,专卖局将根据投诉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但是有的超市没有悬挂烟草专卖局发放的“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警示牌。广州街头上有不少自动售货机,除了一些零食,还摆着红双喜等几款香烟。一个路人指着路边的一台售烟机问:“连售货员都拿不准购烟者是否是未成年人,难道机器能识别吗?”放学时分,在市第××中学的路边很快就挤满了身穿校服的学生。初一学生王同学走进××烟酒商行专卖店,一个男店员拿到钱后,边看看是否为真币,边从一条烟里面拿出一包给王同学。一见有烟,一帮小同学马上簇拥着走出专卖店,吞云吐雾去了。交易过程非常简单,连询问对方年龄都没有,旁边“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警示牌形同虚设。那么,出售烟酒给未成年人构成违法行为吗?
出售烟酒给未成年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这就要看我国对此是否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7条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第67条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5条也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可见出售烟酒给未成年人是违法的。但是,在中国,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卖烟酒的商店。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类商品,不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是酒类经营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此的治理,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欧美国家早已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美国规定商家不准向年龄在21岁以下的人售酒,如果有人发现未成年人在酒吧里喝酒,或者超市把酒卖给了穿校服的孩子,就会给警察或工商部门打电话,违法商贩将受到包括吊销执照、罚款等严厉的处罚;对于无法界定未成年人年龄等问题,国外多采取购销实名制的办法,要求商家查看顾客的身份证件。如此严刑峻法,还有谁肯冒砸饭碗的危险去向未成年人售酒呢?所以,在我国,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即一旦发现,就采取退货、罚款等,还要求其承担行政责任,用更高的法律形式来赋予工商局吊销不法商贩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的权力。一旦相关机关有这样的权力,也就有机会通过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更好地保护少年儿童。同时,还应设立明确的罚则,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罚,并鼓励群众对本社区中发生的上述行为给予有效的监督,有关部门对群众的举报要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学生买烟的渠道,从而最终有利于青少年朋友告别“烟酒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