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编者分工
总 序
前 言
第一章 总 论
一、野生果树的主要特点
(一)纯天然、无污染
(二)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三)药食同源
(四)种类繁多、种内变异多样
(五)抗逆性强、分布广
(六)用途广泛,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二、攀西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特点
(一)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二)攀西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科属地理分布类型
(三)资源性状特点
(四)资源利用特点
(五)果实类型特点
三、攀西地区野生果树开发利用现状
(一)野核桃
(二)余甘子
(三)番石榴
(四)刺梨
(五)桑
(六)其他资源的利用
四、攀西地区野生果树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蕴藏量不清
(二)资源分布分散采收困难
(三)资源利用价值不清
(四)部分资源匮乏
五、攀西地区野生果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进一步清查攀西野生果树资源
(二)深入分析野果的营养成分或其他成分,进一步挖掘其他方面的利用价值
(三)加强野生果树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工作
(四)加强种质资源评价,开展野生果树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工作
(五)开展鲜果储藏、果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
第二章 各 论
一、苏铁科CYCADACEA
苏铁属(Cycas Linn.)
攀枝花苏铁
二、银杏科GINKGOACEAE
银杏属(Ginkgo Linn.)
三、松科PINACEAE
松属(Pinus Linn.)
四、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Sieb. et Zucc. ex Endl.)
五、红豆杉科TAXACEAE
红豆杉属(Taxus Linn.)
六、杨梅科MYRICACEAE
杨梅属(Myrica L. )
七、胡桃科JUGLANDACEAE
(一)胡桃属(Juglans L. )
(二)枫杨属(Pterocarya Kunth)
八、桦木科BETULACEAE
(一)榛属(Corylus L. )
(二)虎榛子属(Ostryopsis Decne.)
九、壳斗科FAGACEAE
(一)锥属[Castanopsis (D. Don) Spach]
(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Oerst.)
(三)栗属(Castanea Mill.)
(四)水青冈属(Fagus L. )
(五)柯属(Lithocarpus Bl.)
(六)栎属(Quercus L.)
十、桑科MORACEAE
(一)构属(Broussonetia L. )
(二)拓属(Cudrania Trec. )
(三)榕属(Ficus Linn. )
(四)桑属(Morus L. )
十一、荨麻科URTICACEAE
水麻属(Debregeasia Gaud.)
十二、睡莲科NYMPHAEACEAE
莲属(Nelumbo Adans.)
十三、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一)木通属(Akebia Decne. )
(二)猫儿屎属(Decaisnea Hook. f. et Thoms.)
(三)八月瓜属(Holboellia Wall.)
(四)串果藤属[Sinofranchetia (Diels) Hemsl.]
(五)野木瓜属(Stauntonia DC. )
十四、落葵科BASELLACEAE
落葵属(Basella L. )
十五、小檗科BERBERIDACEAE
小檗属(Berberis L. )
十六、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一)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 ex Juss. )
(二)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 )
十七、樟科LAURACEAE
(一)樟属(Cinnamomum Trew)
(二)木姜子属(Litsea Lam. )
(三)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
十八、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茶藨子属(Ribes L.)
十九、蔷薇科ROSACEAE
(一)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
(二)栒子属(CotoneasterB.Ehrhart.)
(三)山楂属(CrataegusL.)
(四)栘属(Docynia Dcne.)
(五)草莓属(Fragaria L.)
(六)蛇莓属(Duchesnea J. E. Smith)
(七)苹果属(MalusMill.)
(八)小石积属(Osteomeles Lindl.)
(九)稠李属(padus Mill.)
(十)石楠属(Photinia Lindl.)
(十一)扁核木属(Prinsepia Royle)
(十二)桃属(Amygdalus L.)
(十三)樱属(Cerasus Mill.)
(十四)杏属(Armeniaca Mill.)
(十五)火棘属(Pyracantha Roem.)
(十六)梨属(Pyrus L.)
(十七)李属(Prunus L.)
(十八)蔷薇属(Rosy L.)
(十九)悬钩子属(RubusL.)
(二十)花楸属(SorbusL.)
(二十一)红果树属(Stranvaesia Lindl.)
二十、蝶形花科FABACEAE
(一)木豆属(Cajanus DC.)
(二)黧豆属(Mucuna Adans.)
(三)槐属(Sophora L.)
二十一、苏木科CAESALPINIACEAE
(一)决明属(Cassia Linn.)
(二)皂荚属(Gleditsia Linn.)
(三)酸豆属(Tamarindus Linn.)
二十二、大戟科EUPHORBIACEAE
(一)秋枫属(Bischofia Bl.)
(二)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inn.)
二十三、芸香科RUTACEAE
(一)柑橘属(Citrus L.)
(二)积属(Poncirus Raf.)
(三)花椒属(ZanthoxylumL.)
二十四、马桑科CORIARIACEAE
马桑属(Coriaria L.)
二十五、漆树科ANACARDIACEAE
(一)南酸枣属(Choerospondias Burtt et Hill)
(二)黄连木属(Pistacia L.)
(三)盐肤木属[Rhus (Tourn.) L. emend. Moench]
二十六、七叶树科HIPPCASTANACEAE
七叶树属(Aesculus Linn.)
二十七、无患子科SAPINDACEAE
车桑子属(Dodonaea Miller)
二十八、鼠李科RHAMNACEAE
(一)勾儿茶属(Berchemia Neck.)
(二)枳椇属(Hovenia Thunb.)
(三)鼠李属(Rhamnus L.)
(四)枣属(Ziziphus Mill.)
二十九、葡萄科VITACEAE
(一)地锦属(Parthenocissus Planch.)
(二)葡萄属(Vitis L.)
三十、梧桐科STERCULIACEAE
梧桐属(Firmiana Marsili)
三十一、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一)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
(二)水东哥属(Saurauia Willd.)
三十二、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L.)
三十三、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
山桐子属(Idesia Maxim.)
三十四、番木瓜科CARICACEAE
番木瓜属(Carica L.)
三十五、仙人掌科CACTACEAE
仙人掌属(Opuntia Mill.)
三十六、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一)沙棘属(Hippophae Linn.)
(二)胡颓子属(Elaeagnus L.)
三十七、桃金娘科MYRTACEAE
番石榴属(Psidium Linn.)
三十八、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
野牡丹属(Melastoma Linn.)
三十九、菱科TRAPACEAE
菱属(Trapa L.)
四十、山茱萸科CORNACEAE
(一)梾木属(Swida Opiz)
(二)灯台树属(Bothrocaryum (Koehne) Pojark.)
(三)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 Hutch.)
四十一、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橘属(Vaccinium Linn.)
四十二、柿科EBENACEAE
柿属(Diospyros Linn.)
四十三、木犀科OLEACEAE
木犀榄属(Olea Linn.)
四十四、茄科SOLANACEAE
(一)茄属(Solanum Linn.)
(二)枸杞属(Lycium L.)
(三)酸浆属(Physalis L.)
(四)假酸浆属(Nicandra Adans.)
四十五、忍冬科CAPRIFOLIACEAE
(一)忍冬属(Lonicerag Linn.)
(二)荚蒾属(Viburnum Linn.)
四十六、葫芦科CUCURBITACEAE
茅瓜属(Solena Lour.)
四十七、禾本科GRAMINEAE
甘蔗属(Saccharum Linn.)
四十八、泽泻科ALISMATACEAE
慈姑属(Sagittaria Linn.)
四十九、芭蕉科MUSACEAE
芭蕉属(Musa L.)
第三章 野生果树资源的栽培驯化
一、银杏Ginkgo Linn.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二、桑Morus alba L.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三、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四、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五、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六、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七、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八、拐枣Hovenia acerba Lindl. var, acerba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九、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三、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inn.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四、梅Armeniaca mume Sieb.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五、野胡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六、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Trautv.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十七、黄连木Pistacia chimensis Bunge
(一)繁殖方法
(二)定植建园
第四章 野果的加工利用
一、概论
(一)野果罐头的加工
(二)野果果汁的加工
(三)野果果酒的加工
(四)野果糖制品的加工
(五)野果干制品的加工
二、野果的加工利用实例
(一)余甘子
(二)刺梨
(三)猕猴桃
(四)番石榴
(五)火棘
(六)桑葚
(七)罗望子(酸角)
(八)胡颓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