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属(Carica L.)
小乔木。叶大,掌状深裂;花两性或单性异株;花萼小,下部联合,上部5裂;雄花冠长管状;雌花花瓣5;雄蕊10或5(两性花),近基部合生;子房上位,1室,有多数的胚珠生于侧膜胎座上;果为一浆果。
本属约45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番木瓜1种,攀西地区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番木瓜
别名:万寿果、蓬生果、木瓜、广西木瓜、木冬瓜、乳瓜、番瓜树。
学名:Carica papaya L.
形态特征:常绿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10m,具乳汁;茎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分枝,具螺旋状排列的托叶痕。叶大,聚生于茎顶端,近盾形,直径可达60cm,通常5~9深裂,每裂片再为羽状分裂;叶柄中空,长达60~100cm。花单性或两性,有些品种在雄株上偶尔产生两性花或雌花,并结成果实,亦有时在雌株上出现少数雄花。植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长达1m,下垂;花无梗;萼片基部连合;花冠乳黄色,冠管细管状,长1.6~2.5cm,花冠裂片5,披针形,长约1.8cm,宽4.5mm;雄蕊10,5长5短,短的几无花丝,长的花丝白色,被白色绒毛;子房退化。雌花:单生或由数朵排列成伞房花序,着生叶腋内,具短梗或近无梗,萼片5,长约1cm,中部以下合生;花冠裂片5,分离,乳黄色或黄白色,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6.2cm,宽1.2~2cm;子房上位,卵球形,无柄,花柱5,柱头数裂,近流苏状。两性花:雄蕊5枚,着生于近子房基部极短的花冠管上,或为10枚着生于较长的花冠管上,排列成2轮,冠管长1.9~2.5cm,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2.8cm,宽9mm,子房比雌株子房较小。浆果肉质,成熟时橙黄色或黄色,长圆球形,倒卵状长圆球形,梨形或近圆球形,长10~30cm或更长,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
物候期:花果期全年。
生态习性:适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栽培。在攀西地区沿金沙江、雅砻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喜高温、炎热、光照强的环境,唯怕干旱、寒冷、霜雪和积水。
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会东、会理、宁南、金阳等地均有引种栽培或逸为野生。
用途: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A的含量很高,可生食,助消化,亦可做蜜饯、果酱、果汁、腌渍;叶具有强心、消肿、治溃疡等功效;果实含木瓜素,可提作医药、化妆品等轻化工业原料;种子可榨油。番木瓜全身是宝,既是名果又是特殊的原料作物。果实含糖、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含量丰富,还是正气、助消化、治胃病的一种有益水果。青果中含的木瓜酶在医学、化妆和食品工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番木瓜可加工成各种制品,青果还可作蔬菜食用,且也是很好的家禽饲料。番木瓜投产早,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好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