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属(Bischofia Bl.)

(一)秋枫属(Bischofia Bl.)

乔木。三出复叶,稀5小叶;具长柄。花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圆锥或总状花序,腋生,下垂;无花瓣;无花盘;萼片5,离生,半圆形,内凹成勺状;雄花:萼片镊合状排列,初时包围雄蕊,后外弯,雄蕊5,分离,与萼片对生,退化雌蕊短宽;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3(4)室,每室2胚珠,花柱2~4,长而肥厚。果球形,浆果状。种子3~6,长圆形,无种阜,外种皮脆壳质,胚乳肉质,胚直立,子叶宽扁。

本属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及太平洋各岛。我国均产。攀西地区产1种。

重阳木

别名:公母树、秋枫、缅树、秋风、秋枫木。

学名:Bischofia polycarpa (Levl.) Airy Shaw.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 m;树冠伞形状。三出复叶;叶柄长9~13.5cm;顶生小叶通常较两侧的大,小叶片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时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6cm,顶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边缘具钝细锯齿每1cm长4~5个;顶生小叶柄长1.5~4(6)cm,侧生小叶柄长3~14mm;托叶小,早落。花雌雄异株,春季与叶同时开放,组成总状花序;花序通常着生于新枝的下部,花序轴纤细而下垂;雄花序长8~13cm,雌花序3~12cm。雄花:萼片半圆形,膜质,向外张开;花丝短;有明显的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与雄花的相同,有白色膜质的边缘;子房3~4室,每室2胚珠,花柱2~3,顶端不分裂。果实浆果状,圆球形,直径5~7mm,成熟时褐红色。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暖温带树种。喜光也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对土壤的酸碱性要求不严。较耐水湿,抗风、抗有毒气体。适应能力强,生长快速,耐寒能力弱。

分布:凉山州的德昌等县有生长。

用途:果可食;果肉可酿酒,种子含油量30%,可供食用,也可作润滑油和肥皂油。散孔材,导管管孔较小,直径50~53μm。心材与边材明显,心材鲜红色至暗红褐色,边材淡红色至淡红褐色,材质略重而坚韧,结构细而匀,有光泽,适于建筑、造船、车辆、家具等用材;根、树皮、枝叶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