栒子属(CotoneasterB.Ehrhart.)

(二)栒子属(CotoneasterB.Ehrhart.)

落叶、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有时为小乔木状;冬芽小形,具数个覆瓦状鳞片。叶互生,有时成两列状,柄短,全缘;托叶细小,脱落很早。花单生,2~3朵或多朵成聚伞花序,腋生或着生在短枝顶端;萼筒钟状、筒状或陀螺状,有短萼片5;花瓣5,白色、粉红色或红色,直立或开张,在花芽中覆瓦状排列;雄蕊常20,稀5~25;花柱2~5,离生,心皮背面与萼筒连合,腹面分离,每心皮具2胚珠;子房下位或半下位。果实小形梨果状,红色、褐红色至紫黑色,先端有宿存萼片,内含1~5小核;小核骨质,常具1种子;种子扁平。

本属约有90余种,分布在亚洲(日本除外)、欧洲和北非的温带地区。我国50余种。攀西地区产35种。本属大多数为丛生灌木,幼苗可作山楂或山荆子嫁接的砧木。

栒子属分种检索表

1.密集的复聚伞花序,花多数在20朵以上;花瓣白色,开花时平铺展开;叶片多大形,长2.5~12cm。

2.叶片下面无毛或最初有毛,以后脱落近于无毛;果实红色,稀黑色。…

………………………………………………………………………1.粉叶栒子

2.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果实红色。

3.叶片先端急尖到渐尖,下面初被绒毛,老时逐渐脱落。

4.花序长2.5~5cm,叶片下面有绒毛及白霜;果实近球形。……………

………………………………………………………………………2.柳叶栒子

4.花序长2~2.5cm,叶片下面无绒毛及白霜,果实椭圆形。……………

………………………………………………………………………3.蒙自栒子

3.叶片先端圆钝或急尖,下面密被绒毛,永不脱落。

5.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花序密被黄色绒毛,果实倒卵形。………………

………………………………………………………………………4.厚叶栒子

5.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花序密被白色绒毛,果实陀螺形。……

……………………………………………………………………5.陀螺果栒子

1.花单生或稀疏的聚伞花序,花朵常在20以下。

6.花多数3~15,极稀到20朵;叶片中形,长1~6(10)cm;落叶极稀半常绿灌木。

7.花瓣白色,在开花时平铺展开;果实红色。

8.叶片下面无毛或稍具柔毛。

9.花梗和萼筒均无毛,叶片下面无毛。 …………………………6.水栒子

9.花梗和萼筒外面有稀疏柔毛,叶片下面有短柔毛。 ……7.毛叶水栒子

8.叶片下面被绒毛或柔毛。

10.萼筒外面无毛,叶片上面无毛,下面有长柔毛和白霜;果实卵形,深红色。 ………………………………………………………………………8.钝叶栒子

10.萼筒外被柔毛或绒毛。

11.半常绿灌木;药紫色;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果实球形或卵形。 …………………………………………………………9.毡毛栒子

11.落叶灌木,叶片草质,药黄色。

12.叶片先端圆钝,下面具白色绒毛;萼筒外被绒毛;果实卵形至椭圆形。

…………………………………………………………………10.准格尔栒子

12.叶片先端多急尖,下面具灰色绒毛;萼筒外被长柔毛;果实近球形。

……………………………………………………………………11.华中栒子

7.花瓣粉红色,开花时直立;果实红色或黑色。

13.叶片下面无毛或具稀疏柔毛。

14.果实红色;花常2~11(13)朵。

15.萼筒外面无毛;花5~13朵;叶片长圆卵形或椭圆卵形,上面无毛有显著皱起;果实球形或倒卵形,直径6~8mm。 ……………………12.泡叶栒子

15.萼筒外面稍有柔毛。

16.花2~3朵;叶片椭圆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面有柔毛;果实椭圆形,直径7~8mm。 ………………………………………………………13.尖叶栒子

16.花3~9朵;叶片椭圆披针形,上面无毛;果实近球形,直径5~6mm。

……………………………………………………………………14.亮叶栒子

14.果实黑色;花2~21(25)朵。

17.萼筒外面无毛或近于无毛;花5~10朵;叶片下面叶脉密被柔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 ………………………………………………………15.川康栒子

17.萼筒外面被柔毛。

18.花2~5朵;叶片先端多急尖,上下两面幼时有长柔毛;果实椭圆形或倒卵形。 …………………………………………………………………16.灰栒子

18.叶片先端多渐尖,下面被短柔毛;果实具3~5小核。

19.花9~25朵;叶片上面多泡状隆起;果实近球形或倒卵形,小核平滑。

……………………………………………………………………17.宝兴栒子

19.花3~7朵;叶片上面叶脉微下陷;果实近球形,小核3~4,有点纹。

……………………………………………………………………18.麻核栒子

13.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或短柔毛;果实红色稀黑色。

20.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叶片先端圆钝或急尖,花3~7朵,花序长约与叶片相等,花直径6~7mm。 ………………………………19.细弱栒子

20.萼筒外面密被绒毛或短柔毛。

21.叶片先端圆钝稀急尖,上面具短柔毛,下面具绒毛,果实黑色,卵形,小核1~2;花序2~4花;叶片卵形、椭圆卵形至狭椭圆卵形。…………………

……………………………………………………………………20.细枝栒子

21.叶片先端急尖至渐尖。

22.果实橘红色至深红色。

23.花序有花3~7(11)朵;叶片上面有稀疏柔毛,叶片椭圆形至卵形,下面密被绒毛;果实近球形或倒卵形。 ………………………………21.木帚栒子

23.花序有花5~15朵;叶片上面有稀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嫩枝及花梗密被短柔毛;花粉红色,5~11朵;果实卵形。 ………………………22.西南栒子

22.果实暗红色至紫黑色。

24.总花梗和花梗具柔毛;果实卵形,暗红色,3小核。 …………………

……………………………………………………………………23.暗红栒子

24.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果实近球形,紫黑色,5小核。 …………………

……………………………………………………………………24.网脉栒子

6.花单生,稀2~3(7)朵簇生;叶片多小形,长不足2cm,先端圆钝或急尖。

25.花瓣白色,在开花时平铺展开;果实红色,小核2~3,稀4~5;平铺或矮生常绿灌木。

26.叶片下面无毛或具稀疏柔毛,叶片椭圆形至椭圆长圆形,长1~2(3)cm;果实近球形,直径6~7mm。 …………………………25.矮生栒子

26.叶片下面密被柔毛或绒毛。

27.萼筒外被绒毛;叶片先端具短尖,下面密被绒毛;花多3~5朵。……

…………………………………………………………………26.黄杨叶栒子

27.萼筒外被疏柔毛;叶片先端圆钝稀微凹或急尖,下面被疏柔毛。

28.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4~10mm;果实球形,直径5~6mm。

……………………………………………………………………27.小叶栒子

28.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8~20mm;果实倒卵形,直径7~9mm。……

……………………………………………………………………28.圆叶栒子

25.花瓣红色,在开花时直立;果实红色,稀紫黑色,2~3小核,稀4或1;平铺或直立,落叶或半常绿灌木。

29.萼筒外面无毛,直立灌木。

30.茎多少呈二列分枝状;叶片上面具柔毛,下面较少;果实倒卵形或球形,有短梗,下垂,小枝具显明疣状突起;叶片先端微凹或微尖。……………

……………………………………………………………………29.疣枝栒子

30.茎具不规则分枝;果实近球形,无梗,直立,叶片近圆形、圆卵形,稀倒卵形,先端有短尖,两面无毛或仅下面脉上稍具柔毛;花粉色。……………

……………………………………………………………………30.细尖栒子

29.萼筒外面微具柔毛。

31.平铺矮生灌木,花1~2朵。

32.茎水平散开,呈规则地两列分枝;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叶边平,无波状起伏;果实近球形,直径4~6mm,小核3稀2。 …………31.平枝栒子

32.茎丛生地上,不规则分枝。

33.叶片宽卵形至椭圆形,薄纸质,叶边呈波状起伏;果实近球形,直径6~7mm。 ……………………………………………………………32.匍匐栒子

33.叶片近圆形或宽卵形,革质,叶边厚,有时具柔毛;果实卵球形,直径5~6mm。 ……………………………………………………………33.高山栒子

31.直立灌木;花2~3(4)朵。

34.小枝有糙伏毛,无疣状突起,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先端急尖稀圆钝,上面无毛,仅下面微有柔毛;果实有短柄。 ………34.散生栒子

34.小枝有糙伏毛,脱落后多少留有疣状突起;叶片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先端急尖,两面具柔毛,上面较多;果实有短柄。 …………35.镇康栒子

1.粉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glaucophyllus Franch.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600m以下的杂、灌丛中。

分布:凉山州昭觉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

2.柳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salicifolius Franch.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000m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3.蒙自栒子

别名:华西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harrovianus Wi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100m左右的沟边、林缘。

分布:木里、会理等县。

用途:蒙自栒子的根皮、果及种子具有药用价值,用于主治恶疮肿毒、虫蛇咬伤、痈疽疮疖、肾阳虚衰、遗尿、早泄、阳痿、遗精。

4.厚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coriaceus Franch.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700m沟边、草坡或丛林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盐源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

5.陀螺果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turbinatus Craib.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700m江边或沟谷中。

分布:凉山州会东等县。

用途:砧木或观赏。

6.水栒子

学名:C. multiflorus Bg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普遍生于海拔1200~3500m沟谷、山坡杂木林中。水栒子的长势很强,性强健。耐寒,喜光而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极耐干旱和瘠薄。

分布:凉山州木里、德昌等县。

用途:水栒子枝条婀娜,在夏季开放密集的白色小花,秋季结成累累成束红色的果实,是优美的观花、观果树种,可作为观赏灌木或剪成绿篱。

7.毛叶水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submultiflorus Popov.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月。

形态特征:生于海拔900~2000m岩石缝间或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8.钝叶栒子

别名:云南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hebephyllus Diels in Not.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3400m石山上、丛林中或林缘隙地。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9.毡毛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pannosus Franch.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100~3200m荒山多石地或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及攀枝花市米易等县。

10.准噶尔栒子

别名:准噶尔总花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soongoricus (Repel & Herd.) Popov in Bul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2400m干燥山坡、林缘或沟谷边。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11.华中栒子

别名:湖北栒子、鄂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silvestrii Pamp.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500~2600m杂木林内。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12.泡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bullatus Boi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2800m的山地、疏林。

分布:凉山州金阳、美姑、冕宁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13.尖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acuminatus Lind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杂木林中。

分布:攀枝花市盐边、米易及凉山州雷波、德昌、西昌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大多数为丛生灌木,夏季开放密集的小形花朵,秋季结成累累成束红色或黑色的果实,在庭园中可作为观赏灌木或剪成绿篱。有些匍匐散生的种类是点缀岩石园和保护堤岸的良好植物。

14.亮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nitidifolius Marq.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2000m杂木林中及林缘。

分布:凉山州越西等县。

用途:作砧木,观赏。

15.川康栒子

别名:四川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ambiguus Rehd. et Wi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适生于海拔1600~3000m的山地、半阳坡和疏林中。

分布:凉山州的喜德、昭觉、布拖、金阳和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供观赏和药用。

16.灰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3700m山坡、山麓、山沟及丛林中。

分布:木里、雷波等县。

用途:枝、叶及果实入中药,果实入蒙药。中药主治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蒙药治鼻出血、吐血、月经过多、关节散毒。

17.宝兴栒子

别名:木坪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moupinensis Franch.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700~3200m疏林边或松林下。

分布:凉山州木里、冕宁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可观赏。

18.麻核栒子

别名:网脉灰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foveolatus Rehd. & Wils.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3400m潮湿地灌木丛中、密林内、水边及荒野。

分布:木里、美姑、布拖。

用途: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19.细弱栒子

别名:细弱灰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gracilis Rehd. et Wils.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80~1900m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20.细枝栒子

别名:细梗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tenuipes Rehd. & Wils.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900~3100m丛林间或多石山地。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21.木帚栒子

别名:狄氏子、案鸡。

学名:Cotoneaster dielsianus Pritz.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100~2400m荒坡、草地、沟与灌木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可以嫁接苹果和梨;观赏。

22.西南栒子

别名:佛氏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franchetii Bois in Rev.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2900m多石向阳山地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盐源、会东等县。

用途:作砧木,秋季结实累累,甚为美观,可栽培观赏。

23.暗红栒子

别名:暗红果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obscurus Rehd. &Wi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3000m山谷、河旁丛林内。

分布:凉山州木里、金阳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

24.网脉栒子

别名:网脉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reticulatus Rehd.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600~3000m荒地丛林边。

分布:凉山州盐源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

25.矮生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dammeri Schneid.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食,作砧木,也可作盆景观赏。

26.黄杨叶栒子

别名:车轮棠。

学名:Cotoneaster buxifolius Lindl.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常生于海拔2000~2800m含石栎较多的坡地、灌木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可食,作砧木。常绿至半常绿矮而密集灌木,可庭园种植供绿化和观赏。

27.小叶栒子

别名:小叶栒子、铺地蜈蚣、地锅把。

学名: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 ex Lind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普遍生长于海拔2500~4100m多石山坡地、灌木丛中。

分布:布拖、木里、盐源、西昌、雷波、昭觉、美姑、普格等县。

用途:作砧木,植株矮小,春开白花,秋结红果,甚美观,是点缀岩石园的良好植物。

28.圆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rotundifolius Wall. ex Lind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3500m的灌丛、路边、林缘。

分布:凉山州冕宁、西昌、喜德、普格、德昌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29.疣枝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verruculosus Die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800~3600m干燥山坡杂木林内及草地上。

分布:攀枝花市米易等县。

30.细尖栒子

别名:尖叶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apiculatus Rehd. et Wils.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600~2800m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昭觉、甘洛等县。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或观赏。

31.平枝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n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但也耐半阴,可植于疏林下,较耐寒,在-20℃的低温时不会发生冻害。平枝栒子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且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亦耐轻度盐碱。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西昌、美姑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平枝栒子枝叶横展,叶小而稠密,花密集枝头,晚秋时叶色为红色,红果累累,是布置岩石园、庭院、绿地和墙沿、角隅的优良材料。另外可作地被和制作盆景,果枝也可用于插花。根可药用。

32.匍匐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adpressus Boi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800~3800m的林缘、灌丛草坡。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金阳、布拖、甘洛、美姑、越西等县。

用途:果可食,作砧木。优良的干旱阳坡造林树种,可片植于坡地、花坛,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其叶和果实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3.高山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subadpressus Yu.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3000~3500m高山石坡上或冷杉林下。

分布:凉山州冕宁、木里、美姑、布拖等县。

用途:砧木、观赏。

34.散生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divaricatus Rehd. et Wils.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3700m的灌丛草地、路边。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金阳、德昌、西昌、冕宁、美姑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作砧木,观赏。

35.镇康栒子

学名:Cotoneaster chengkangensis Yu.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3400m沟边或多石砾地。

分布:木里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