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Vitis L.)

(二)葡萄属(Vitis L.)

木质藤本,有卷须。叶为单叶、掌状或羽状复叶;有托叶,通常早落。花5数,通常杂性异株,稀两性,排成聚伞圆锥花序;萼呈碟状,萼片细小;花瓣凋谢时呈帽状黏合脱落;花盘明显,5裂;雄蕊与花瓣对生,在雌花中不发达,败育;子房2室,每室有2颗胚珠;花柱纤细,柱头微扩大。果实为一肉质浆果,有种子2~4颗。

葡萄属有60余种,分布于世界温带或亚热带。我国约38种,其中攀西地区野生9种。

葡萄属分种检索表

1.叶下面为密集的白色或锈色蛛丝状或毡状绒毛所遮盖。

2.叶3~5深裂或中裂。 ………………………………………………1.蘡薁

2.叶不分裂或不明显3~5浅裂。

3.小枝和花序轴或多或少被蛛丝状绒毛,但不被直毛。 ………2.毛葡萄

3.小枝和花序轴或多或少被短柔毛。 …………………………3.美丽葡萄

1.叶下面绿色或淡绿色,稀紫红色或淡紫红色,无毛或被柔毛,抑或被稀疏蛛丝状绒毛,但决不为绒毛所遮盖。

4.叶下面完全无毛或仅脉腋有簇毛,若幼时被绒毛者老后脱落。

5.叶卵形、卵圆形、长椭圆形或卵披针形,基部微心形或近截形。………

………………………………………………………………………4.葛藟葡萄

5.叶心状卵形或阔卵形,基部显著心形或深心形,顶端急尖或短尾尖。……

………………………………………………………………………5.小果葡萄

4.叶下面或多或少被柔毛或至少在脉上被短柔毛或蛛丝状绒毛。

6.叶不分裂,稀不明显3~5浅裂。 ……………………………6.网脉葡萄

6.叶显著3~5裂或混生有不明显分裂叶。

7.叶3~5中裂至深裂,裂片狭窄,稀裂片再羽裂,或有时混生有浅裂叶。

………………………………………………………………………7.湖北葡萄

7.叶不分裂或3~5浅裂,浅裂者裂片宽阔。

8.叶卵圆形或卵椭圆形、基缺和裂缺凹成钝角张开。 ………8.桦叶葡萄

8.叶阔卵圆形,基缺和裂缺通常凹成圆形,稀呈成钝角。 ……9.山葡萄

1.蘡薁

别名:野葡萄、华北葡萄。

学名:Vitis bryoniaefolia Bge.

物候期:花期4~8月,果期6~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50~2500m山谷林中、灌丛、沟边或田埂。

分布:凉山州木里、普格等县。

用途:果可酿果酒,全株供药用,能祛风湿、消肿痛,藤可造纸。

2.毛葡萄

别名:野葡萄。

学名:Vitis heyneana Roem.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700~2500m山坡、沟谷灌丛、林缘或林中。

分布:凉山州金阳、雷波、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根皮和叶入药:根皮能调经活血、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叶能止血,用于外伤出血。叶又可作猪饲料。

3.美丽葡萄

别名:小叶毛葡萄。

学名:Vitis bellula (Rehd.) W. T. Wang.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1600m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盐源等县。

4.葛藟葡萄

别名:葛藟、千岁藟、芜、光叶葡萄、野葡萄。

学名:Vitis flexuosa Thunb.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7~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550~2300m山坡或沟谷田边、草地、灌丛或林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可食或酿酒,种子榨油。本种为赏叶观果植物,可在庭园、廊桥搭棚架栽植,或盆栽放置于居室内、阳台、窗台等处,供绿化和观赏。全草供药用,具有祛风湿、续筋骨、益气活血功效。

5.小果野葡萄

别名:小果野葡萄、小葡萄。

学名:Vitis balanseana Planch.

物候期:花期2~8月,果期6~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650~800m沟谷阳处,攀援于乔灌木上。

分布:凉山州雷波、金阳等县。

用途:果可食。本种为赏叶观果植物,可在庭园、廊桥搭棚架栽植,或盆栽放置于居室内、阳台、窗台等处,供绿化和观赏。根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功效;藤和叶入药,有祛湿消肿之效。

6.网脉葡萄

学名:Vitis wilsonae Veitch.

物候期:花期5~7月,果期6月~翌年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1300m的灌丛、草地。

分布:凉山州金阳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酿酒、制醋、制罐头等。种子榨油,还可提取单宁。根入药,主治慢性骨髓炎、痈疽疔疮。

7.湖北葡萄

学名:Vitis silvestrii Pamp.

物候期:花期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700~1200m山坡林中或林缘。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8.桦叶葡萄

学名:Vitis betulifolia Diels & Gilg.

物候期:花期3~6月,果期6~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650~1600m的山坡、沟谷、灌丛或林中。

分布:凉山州金阳、会东、雷波、木里、越西等县。

用途:抗病性强,可作培育优良葡萄的育种材料。本种为赏叶观果植物,可在庭园、廊桥搭棚架栽植,或盆栽放置于居室内、阳台、窗台等处,供绿化和观赏。根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功效。

9.山葡萄

学名:Vitis amurensis Rupr.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570~1300 m的山野、山坡、山沟、路边、林下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山葡萄浆果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浆汁,是美味的山间野果;山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酿的葡萄酒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是一种良好的饮料。酒糟可制醋和染料,种子可榨油,叶和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山葡萄抗病、抗湿力强,嫁接亲和力亦强,是优良的抗寒砧木,也可饲用。山葡萄入药,味甘酸、微涩,性平,无毒,内服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舒筋活血、散瘀、通络、入肺肾经,主治腹泻、伤暑身酸、小儿水肿、风湿腰痛、中耳炎、湿痰流注、皮肤风疹、风湿酸痛、无名肿毒、疮疡肿毒、跌打肿毒、外伤淤血、风湿水肿。种子可提取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