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属(ZanthoxylumL.)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直立或攀援状;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很少3小叶;小叶对生,无柄或近无柄,全缘或有锯齿,有透明的腺点;花小,单性异株或杂性,排成圆锥花序或从生花序;萼片、花瓣和雄蕊均3~8;花丝锥尖;雄花有退化雌蕊;雌花的心皮5~1,通常有明显的柄,有胚珠2颗;果由5~1个成熟心皮组成,每一心皮2瓣裂,有黑色而亮的种子1颗。
该属约250种,我国有39种,攀西地区产16种7变种,被资料收录为野生果树资源的种类有6种1变种。
1.青花椒
别名:山花椒、小花椒、王椒、香椒子、青椒、狗椒、山甲、隔山消、崖椒、天椒、野椒。
学名: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通常高1~2 m;茎枝有短刺,刺基部两侧压扁状,嫩枝暗紫红色。叶有小叶7~19片;小叶纸质,对生,几无柄,位于叶轴基部的常互生,其小叶柄长1~3mm,宽卵形至披针形,或阔卵状菱形,长5~10mm,宽4~6mm,稀长达70mm,宽25mm,顶部短至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两侧对称,有时一侧偏斜,油点多或不明显,叶面有在放大镜下可见的细短毛或毛状凸体,叶缘有细裂齿或近于全缘,中脉至少中段以下凹陷。花序顶生,花或多或少;萼片及花瓣均5片;花瓣淡黄白色,长约2mm;雄花的退化雌蕊甚短。2~3浅裂;雌花有心皮3个,很少4或5个。分果瓣红褐色,干后变暗苍绿或褐黑色,径4~5mm,顶端几无芒尖,油点小;种子径3~4mm。
物候期:花期7~9月,果期9~12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灌木丛中、路旁。
分布:凉山州普格、冕宁、盐源、喜德、甘洛等县。
用途:其果可作花椒代品,名为青椒。根、叶及果均入药,味辛、性温,有发汗、散寒、止咳、除胀、消食功效。又用作食品调味料。
2.尖叶花椒
学名:Zanthoxylum oxyphyllum Edgew.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小枝披垂,散生弯钩或劲直的刺,叶轴背面的刺较多,叶轴腹面及小叶叶面凹陷的中脉有灰色短柔毛,老叶几无毛,叶有小叶11~19片,稀较少;小叶互生或部分对生,略厚而硬,披针形,稀卵形,长5~12cm,宽1.5~2.5cm,顶部渐狭长尖,基部楔尖,或长2.5~3.5cm,宽约1cm,基部一侧稍偏斜,叶缘由基至顶部有锯齿状锐齿,侧脉在叶缘附近连接,网状叶脉甚明显,干后微凸起,油点多且大,肉眼可见,叶背干后带浅灰色;小叶柄长不超过2mm。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通常不超过30朵;萼片紫绿色,4片;花瓣长约3 mm;退化雌蕊2~4深裂,裂瓣短线状。果梗长1~1.5cm,粗1~1.5mm;分果瓣紫红色,长6~7mm,顶端有短芒尖,油点大,干后微凹陷;种子径约5m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900m疏林中或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缘。
分布:凉山州冕宁等县。
3.两面针
别名:钉板刺、入山虎、麻药藤、入地金牛、叶下穿针、红倒钩簕、大叶猫爪簕。
学名: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幼龄植株为直立的灌木,成龄植株攀援于它树上。老茎有翼状蜿蜒而上的木栓层,茎枝及叶轴均有弯钩锐刺,粗大茎干上部的皮刺其基部呈长椭圆形枕状凸起,位于中央的针刺短且纤细。叶有小叶(3)5~11片,萌生枝或苗期的叶其小叶片长可达16~27cm,宽5~9cm;小叶对生,成长叶硬革质,阔卵形或近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3~12cm,宽1.5~6cm,顶部长或短尾状,顶端有明显凹口,凹口处有油点,边缘有疏浅裂齿,齿缝处有油点,有时全缘;侧脉及支脉在两面干后均明显且常微凸起,中脉在叶面稍凸起或平坦;小叶柄长2~5mm,稀近于无柄。花序腋生。花4基数;萼片上部紫绿色,宽约1mm;花瓣淡黄绿色,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约3mm;雄蕊长5~6mm,花药在授粉期为阔椭圆形至近圆球形,退化雌蕊半球形,垫状,顶部4浅裂;雌花的花瓣较宽,无退化雄蕊或为极细小的鳞片状体;子房圆球形,花柱粗而短,柱头头状。果梗长2~5mm,稀较长或较短;果皮红褐色,单个分果瓣径5.5~7mm,顶端有短芒尖;种子圆珠状,腹面稍平坦,横径5~6mm。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9~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 m以下的温热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
分布:凉山州甘洛等县。
用途:本种根皮、茎、叶供药用,根皮可祛风除湿,茎叶具有祛风解毒、散瘀活络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本品有小毒,有服用后中毒死亡事件。中毒后引致腹痛、呕吐、头晕、小肠及脾脏收缩等症状。
4.野花椒
别名:狗椒。
学名: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叶有小叶5~15片;叶轴有狭窄的叶质边缘,腹面呈沟状凹陷;小叶对生,无柄或位于叶轴基部的有甚短的小叶柄,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5~7cm.宽1.5~4cm,两侧略不对称,顶部急尖或短尖,常有凹口,油点多,干后半透明且常微凸起,间有窝状凹陷,叶面常有刚毛状细刺,中脉凹陷,叶缘有疏离而浅的钝裂齿。花序顶生,长1~5cm;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mm,淡黄绿色;雄花的雄蕊5~8(10)枚,花丝及半圆形凸起的退化雌蕊均淡绿色,药隔顶端有1干后暗褐黑色的油点;雌花的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心皮2~3个,花柱斜向背弯。果红褐色,分果瓣基部变狭窄且略延长1~2mm呈柄状,油点多,微凸起,单个分果瓣径约5mm;种子长约4~4.5mm。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态习性:温带阳性喜光、耐干旱植物,生于海拔1300~2500 m的路旁、林缘、沟边及山坡灌丛中。
分布:凉山州各县市有栽培或野生。
用途:鲜果皮可作调味品及制香精的原料。果及根药用。果皮:温中止痛,驱虫健胃,用于胃痛、腹痛、蛔虫病,外用治湿浊、皮肤瘙痒、龋齿疼痛。种子: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腹水。根:祛风湿,止痛,用于胃寒腹痛、牙痛、风湿痹痛。
5.川陕花椒
别名:山花椒、皮氏花椒。
学名:Zanthoxylum piasezkii Maxim.
形态特征:高1~3m的灌木或小乔木,节间短,刺多,劲直,基部扁,褐红色,各部无毛。叶有小叶7~17片,稀较少;小叶无柄,圆形、宽椭圆形、倒卵状菱形,长0.3~2.5cm,宽0.3~0.8cm,中央一片最长,卵状披针形,厚纸质,干后淡褐至黑褐色,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叶缘近顶部有疏少细圆裂齿,齿缝有明显的一油点,中脉微凹陷,侧脉不显,或隐约可见时则每边有3~5条,叶轴常有狭窄的叶质边缘,故腹面呈小沟状。花序顶生;花被片6~8片,宽三角形,长约1.5 mm或稍长;雄花的花梗长5~8 mm,有雄蕊5~6枚,药隔顶端的油点干后褐黑色;退化雌蕊垫状凸起;雌花的花被片较狭长,有心皮2~3稀4个,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有少数凸起的油点,单个分果瓣径4~5mm;种子径3~4mm。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分布于海拔1700~24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
分布:凉山州会东、会理等县。
用途:本种可作花椒的砧木,果皮有浓郁花椒油香气,干果皮的含油量为2%~4%,种子也可榨油。
6.毛刺花椒
别名:狗花椒。
学名: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 var. Villosum.
形态特征:高达4 m的小乔木;树皮灰黑色,枝有锐刺,刺基部扁而宽,枝密被锈色的短柔毛。叶有小叶3~9片,偶有单小叶,翼叶明显,少有仅具痕迹;小叶对生,无柄,纸质,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0cm,宽2~4cm,叶缘有疏离细裂齿,齿缝处有1油点,其余油点不显,稀全缘,叶两面密被锈色的短柔毛。花序自去年生或老枝的叶腋间抽出,雄花序稀长达3cm,雌花序更短;花被片6~8片,淡黄绿色,狭披针形,长约1.5mm;雄蕊5枚,花丝紫红色,长达3mm;退化雌蕊半圆形垫状;雌花有心皮2~3个,心皮背面顶侧有1油点,花柱约与子房等长,分离,外弯。果序围生于枝干上,果紫红色,油点大,凸起,单个分果瓣径约4mm,分果瓣被毛;种子径约3mm。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m左右的沟边、路旁、屋侧及山坡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宁南等县。
用途:根作草药,味辛,麻舌,性温。果作花椒代品,为食品调味剂及香料。
7.竹叶花椒
别名:金阳花椒、金阳青椒、砣砣椒。
学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茎枝多锐刺,刺基部宽而扁,红褐色,小枝上的刺劲直,水平抽出,小叶背面中脉上常有小刺,仅叶背基部中脉两侧有丛状柔毛,或嫩枝梢及花序轴均被褐锈色短柔毛。叶有小叶3~9,稀11片,翼叶明显,稀仅有痕迹。小叶对生,通常披针形,长3~12cm,宽1~3cm,两端尖,有时基部阔楔形,干后叶缘略向背卷,叶面稍粗皱;或为椭圆形,长4~9cm,宽2~4.5cm,顶端中央一片最大,基部一对最小;有时为卵形,叶缘有甚小且疏离的裂齿,或近于全缘,仅在齿缝处或沿小叶边缘有油点。小叶柄甚短或无柄。花序近腋生或同时生于侧枝之顶,长2~5cm,有花约30朵以内;花被片6~8片,形状与大小几乎相同,长约1.5mm;雄花的雄蕊5~6枚,药隔顶端有1干后变褐黑色油点;不育雌蕊垫状凸起,顶端2~3浅裂;雌花有心皮3~2个,背部近顶侧各有1油点,花柱斜向背弯,不育雄蕊短线状。果紫红色,有微凸起少数油点,单个分果瓣径4~5mm;种子径3~4mm,褐黑色。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适应性强,适生于海拔800~1800m的北亚热带气候。
分布:攀枝花市米易、盐边及凉山州金阳及其附近县较多外,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用途:茎、皮、果实、枝叶均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榨油;果皮可作调味品,与花椒相同,但果皮麻味较浓而香味稍差;果及根、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可作花椒的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