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属(Castanea Mill.)

(三)栗属(Castanea Mill.)

落叶乔木或灌木,小枝无顶芽。叶缘有锯齿状裂齿。花单性同株;雄花排成直立、腋生、圆柱形的穗状花序;花被6裂;雄蕊10~20枚,花丝比花被长4~6倍;雌花2~3朵聚生于一有刺的总苞内,生于上部花序的基部;花被6裂;子房下位,6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6;坚果褐色,圆形或扁圆形,1~3个聚生于一有刺、4裂的总苞内。

本属约17种,我国有4种及1变种,其中有1种为引进栽培,攀西地区分布2种,除栽培的板栗外,另有锥栗1种。

锥栗

别名:尖栗、箭栗、旋栗、棒栗。

学名: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形态特征:高大乔木。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5cm,宽3~7.5cm,先端长渐尖至尾尖,新生叶的基部狭楔尖,两侧对称,成长叶的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偏斜,叶缘的裂齿有长2~4mm的线状长尖,叶背无毛,但嫩叶有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叶柄长1~2.3cm。雄花序长5~15cm,花簇有花1~4朵;每壳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仅1花(稀2或3)发育结实,花柱无毛,稀在下部有疏毛。成熟壳斗近圆球形,连刺径2.5~4.5cm,刺或密或稍疏生,长4~10mm;坚果近卵形,长约12mm,顶部有伏毛。

物候期: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2450m的丘陵与山地灌丛,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

分布:攀枝花市盐边、米易及凉山州会东、金阳、普格、盐源等县。

用途: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均含淀粉和糖,可生食、熟食或制干粉。本种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绿化速生树种。木材坚实,属优质材。花蜜和花粉丰富,是重要蜜粉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