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植建园

(二)定植建园

1.栽植时间

余甘子最适宜栽培区年平均气温为20~20.5℃,冬天霜冻期长的地方不宜种植。余甘子以2~4月春植或9~10月秋植较好,尤以春植为佳。

2.栽植模式

余甘子树冠扩展慢,种植株行距一般为2 m×3 m,植110株/667 m2;或2m×4m,植80株/667m2较为适宜。定植穴长、宽、深各0.7~0.8m,或挖宽0.8m、深0.7m的条沟。

3.栽植方法

(1)土壤管理

余甘子对土壤适应性广,壤土、沙壤土、砾质土都能生长,但选择土壤pH值微碱或微酸性、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能力强、易排水的土地建园最好。

(2)栽植

穴内底层放杂草、土杂肥,按一层杂草一层土拌适量石灰(0.5kg/穴)均匀回穴,近地面后每穴用1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0.5kg磷肥与表土充分拌均匀后做成长、宽各0.8m,高出地面20~30cm的土墩,一个月后当土墩稍下沉即可种植。种植前苗木先用黄泥浆浆根后,再把苗放入定植穴内,深度与苗圃时深度一致,让根系疏散,用细土埋上后压实。栽好后以树苗为中心做一中间凹的树盘并盖上枯草,淋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

幼龄果园,每年春季至秋季中耕除草3~4次,或用除草剂除草,可用草甘膦1.5kg/667m2兑水后,对杂草茎叶喷雾,每年2~3次。种植2~3年后,根系生长布满定植穴。每年冬季要进行扩穴,以利于根系生长,一般在定植后2~4年内完成全园的扩穴。

4.果园土、肥、水管理

成年树每年冬末春初采果结束后,进行一次深翻改土,深度40~50cm,结合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幼龄树种植成活后,当新梢长到5cm长时,进行第一次施肥,每株施尿素10g、复合肥15g,用水稀释淋施,以后每隔半个月施肥一次。当第一批新梢老熟后,每批新梢施肥两次,抽梢前以氮肥为主,抽梢后配合磷钾肥,每株施腐熟的稀薄人畜粪水5kg或20~50g复合肥。

成年树一般追施肥料两次,第一次在5月左右施壮果肥,在树冠滴水线处开浅沟,每株施复合肥0.5kg、钾肥0.4kg、腐熟的有机肥5kg,肥料要求均匀撒下,然后盖土。第二次在10~11月,每株施钾肥0.5kg、磷肥0.5kg、土杂肥10kg,在树冠滴水线处开浅沟施下,以利于树势的恢复。余甘子树比较耐旱,但在新梢抽生期、盛花期、幼果生长期要灌水保持树盘湿润,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5.整形修剪

(1)幼龄树修剪

余甘子枝细、木质脆,一个枝组如果结果多,往往会造成整个枝组或一个大枝折断。因此,要培养矮干、树冠矮化,主枝、侧枝、分枝紧凑,小枝分布均匀的自然圆头形树形。具体做法一般在幼苗高50~60cm时短剪,萌芽后选留3~5个分布均匀的芽生长成主枝;当主枝老熟后,留30cm长短剪,促进主枝基部萌发新梢,每条主枝再选留2~3条新梢作为侧枝,多余的剪去;侧枝老熟后,通过摘心,每侧枝再留2~3个分枝,以后让其自然分枝。

(2)成年树修剪

主要是在初春进行,由于余甘子的一年生结果母枝到第二年便发育成二年生结果母枝,因此每年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的修剪,只对极少量一年或二年生以上的结果母枝基部留2~3条芽进行短剪;其余可根据树形进行轻度疏剪。对树势衰退的树可采取重剪更新,以恢复树势和树冠而恢复产量。余甘树每年抽生的枝条数较少,而且枝梢生长势不旺,修剪时要重、轻结合,尽量少重剪,避免枝条过少而产量下降。

6.病虫害防治

余甘子的树皮较厚,抗各种病虫害能力相当强,几乎没有病虫害。稍为常见的病害有余甘子锈病,可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或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尺镬、毒蛾等,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等进行喷杀。

7.采收

野生余甘果在10~12月成熟,人工栽培的余甘果成熟期在8月至次年2月。余甘果的采收方法可采用人工采摘和摇动树干震落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