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属(Psidium Linn.)

番石榴属(Psidium Linn.)

乔木;树皮平滑,灰色;嫩枝有毛。叶对生,羽状脉,全缘;有柄。花较大,通常1~3朵腋生;苞片2;萼管钟形或壶形,在花蕾时萼片连接而闭合,开花时萼片不规则裂为4~5,花瓣4~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排成多列,着生于花盘上,花药椭圆形,近基部着生,药室平行,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线形,柱头扩大,4~5室或更多,胚珠多数。浆果多肉,球形或梨形,顶端有宿存萼片,胎座发达,肉质;种子多数,种皮坚硬。

本属约150种,产美洲热带。我国引种2种,攀西地区番石榴已经逸为野生。

番石榴

别名:拔子、秋果、鸡矢果、百子树、饭桃、郊桃、番桃树、广东石榴、喇叭果、东果、白子、红心果。

学名:Psidium guajava L.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3m。树皮浅黄褐色或灰色;茎干幼时树皮较薄,老后平滑,片状脱落;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全缘,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6cm,革质,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叶柄长约5 mm。花两性,白色有芳香味,腋生1~4朵;萼管钟状,裂片4~5片,绿色,卵圆形,外被短柔毛;花瓣白色,卵形,长1~2cm;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5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梨状,长3~8cm,径3~5cm,果皮平滑,成熟时多黄绿色,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

物候期:攀西地区野生番石榴的花期、果期都较长,花可从当年4月至6月;果实成熟可从当年8月直到翌年2月,盛果期集中在8月至10月。

生态习性:喜生于海拔1200~2000m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干热河谷较多。

分布:原产热带美洲,攀枝花市及凉山州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金阳等县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用途:果供鲜食,亦可榨果汁、酿酒,干果有解热止痛、止泻止痢功效;树皮、未熟果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嫩叶可制茶;叶含芳香油,为芳香原料;干燥的嫩叶可止泻,也治湿疹及创伤,同时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及降压、抗病毒、抗消炎等药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