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属(Gleditsia Linn.)

(二)皂荚属(Gleditsia Linn.)

落叶乔木或灌木;干和枝有单生或分枝的粗刺;叶互生,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托叶早落;小叶多数,近对生或互生,常有不规则的钝齿或细齿;花杂性或单性异株,组成侧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很少为圆锥花序;萼片和花瓣8~5;雄蕊6~10,伸出,花药丁字着生;子房有胚珠2至多颗,柱头大2荚果扁平,大而不开裂或迟裂,有种子1至2颗。

本属16种;中国6种,广布于南北各省区,攀西地区产1种1变种。

1.皂荚

别名:皂角、牙皂、刀皂。

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m;枝刺粗壮,常分枝,多呈匾锥状,长达16cm。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cm;小叶(2)3~9对,纸质,卵状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cm,宽1~4(6)cm,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mm,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cm,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mm;花梗长2~8(10)mm;花托长2.5~3mm,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mm,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 mm,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mm。两性花:直径10~12mm;花梗长2~5mm;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mm,花瓣长5~6mm;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状,长12~37cm,宽2~4cm,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鼓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cm,宽1~1.5cm,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cm;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mm,宽8~9mm,棕色,光亮。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生态习性:皂荚树根系发达,耐旱不耐瘠薄,属阳性树种,在阳光条件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良好。多分布于海拔1800m以下。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均有产。

用途: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一种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本种木材坚硬,为车辆、家具用材;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嫩芽油盐调食,其子煮熟糖溃可食。荚、子、刺均能入药,有祛痰通窍、镇咳利尿、消肿排脓、杀虫治癣之效。

2.云南皂荚

别名:滇皂荚。

学名: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 delavayi (Franch.).

性状:与原变种不同点在于雌花长7~8(9)mm,荚果长30~54mm,宽4.5~7cm。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中或路边村旁。

分布:凉山州冕宁、甘洛等县。

用途:种仁可食。优质木材,可作家具、农具、车辆等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