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钩子属(RubusL.)

(十九)悬钩子属(RubusL.)

落叶稀常绿灌木、半灌木或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直立、攀援、平铺、拱曲或匍匐,具皮刺、针刺或刺毛及腺毛,稀无刺。叶互生,单叶、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边缘常具锯齿或裂片,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常较狭窄,线形、钻形或披针形,不分裂,宿存,或着生于叶柄基部及茎上,离生,较宽大,常分裂,宿存或脱落。花两性,稀单性而雌雄异株,组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或数朵簇生及单生;花萼5裂,稀3~7裂;萼片直立或反折,果时宿存;花瓣5,稀缺,直立或开展,白色或红色;雄蕊多数,直立或开展,着生在花萼上部;心皮多数,有时仅数枚,分离,着生于球形或圆锥形的花托上,花柱近顶生,子房1室,每室2胚珠。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或与花托连合成一体而实心,或与花托分离而空心,多浆或干燥,红色、黄色或黑色,无毛或被毛;种子下垂,种皮膜质,子叶平凸。

本属现知约7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主要产地在北半球温带,少数分布到热带和南半球,我国有194种。攀西地区产55种10变种。本属植物大多种类的果实多浆,味甜酸,可供食用;有些种类的果实、种子、根及叶可入药,茎皮、根皮可提制栲胶;部分种类庭园栽培供观赏。

悬钩子属检索表

1.匍匐草本,稀半灌木,无皮刺,稀具针刺或刺毛;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和茎上,离生。

2.匍匐草本,无皮刺,极稀具针刺;复叶具3~5枚小叶;茎、叶柄和花梗仅具柔毛,无刺毛;花萼外被柔毛或刺毛;花常单生;花瓣倒卵状长圆形至带状长圆形;雌蕊约4~20。 ……………………………1.凉山悬钩子(匍匐莓组)

2.匍匐草本或半灌木,无皮刺或有针刺或刺毛;单叶;花萼外常具针刺或刺毛;心皮常在20枚以上,稀较少。 ……………………………………矮生莓组

3.托叶不分裂,仅顶端或边缘有锯齿或全缘;叶片心状圆卵形或近圆形,下面具柔毛。茎、叶柄、花梗和花萼具柔毛和针刺;叶柄长5~10cm;花直径达3cm;萼片叶状,具缺刻状锯齿。 ……………………………2.齿萼悬钩子

3.托叶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叶片心状宽卵形至近圆形;茎、叶柄、花梗和花萼具长柔毛和稀疏针刺;外萼片宽大,梳齿状深裂或缺刻状,内萼片较狭,有少数锯齿或全缘。 ……………………………………………3.黄泡

1.灌木或半灌木,极稀草本,常具粗壮皮刺或针刺。

4.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和茎上,离生,较宽大,常分裂,宿存或脱落。

5.植株常被刺毛,稀被疏针刺或小皮刺;托叶宿存或脱落;单叶;花单生、数朵簇生或成短总状花序及圆锥花序。 …………………………………刺毛莓组

6.叶片下面具绒毛;叶片卵形至长圆形,两面均具刺毛,边缘不分裂,具不整齐粗锐锯齿;托叶具绒毛和长柔毛,老时绒毛脱落;花直径2~3cm。………

…………………………………………………………………………4.三色莓

6.叶片下面具柔毛或近无毛;叶片宽长卵形,边缘3~5裂,顶生裂片比侧生者大数倍;花直径1~1.5cm;花瓣白色,长4~6mm,比萼片短得多。………

……………………………………………………………………5.周毛悬钩子

5.植株具皮刺;托叶早落;叶常为单叶,稀掌状或鸟足状复叶;花常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伞房状花序,稀数朵簇生或单生。 …………………木莓组

7.花成简单总状花序或单花。

8.叶片3~5深裂(仅其变种浅裂);裂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边缘有稀疏细锐锯齿,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之间常成锐角;总花梗、花梗和花萼无腺毛或仅于花萼疏生腺毛;果实黑色。 ……………………………………………6.鸡爪茶

8.叶片不分裂或浅裂。

9.花序有腺毛;叶片卵形、宽卵形至长圆披针形,结果枝上的叶片下面绒毛脱落;花萼外被灰色绒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 …………………7.木莓

9.花序无腺毛;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结果枝上的叶片下面绒毛脱落;雄蕊有长柔毛;花柱比雄蕊长得多。 …………………………8.棠叶悬钩子

7.花成顶生圆锥花序或圆锥花序分枝短小而近似总状花序,稀花少数簇生于叶腋。

10.托叶和苞片宽大,通常长2~5cm,宽1~2cm,稀较短小,分裂或有锯齿;托叶长圆形,长2~3cm;叶片下面被灰色或黄灰色绒毛,边缘波状或不明显浅裂,裂片圆钝或急尖;花序和花萼密被绒毛状柔毛;萼片宽卵形,顶端短渐尖。 …………………………………………………………………………9.灰毛泡

10.托叶和苞片较狭小,长在2cm以下,宽不足1cm,分裂或全缘。

11.叶片下面无毛或有柔毛。

12.叶片卵形、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叶柄长约1cm,极稀达2cm;心皮5~10。 ………………………………………10.梨叶悬钩子

12.叶片宽卵形,稀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至尾尖;叶柄长在1cm以上;花梗长0.5~1cm;萼片卵状披针形,全缘;雌蕊15~20。 ………11.高粱泡

11.叶片下面密被绒毛,稀具疏柔毛或无毛。

13.叶片狭长,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不分裂,稀近基部有浅裂片,具羽状脉;叶柄长0.5~2cm,极稀达4cm。

14.叶片下面密被绒毛,上面伏生长柔毛,基部弯曲较宽而浅;叶柄长0.5~1cm,稀较长;萼片卵状披针形,长0.5~1cm,顶端短渐尖。…………

………………………………………………………………………12.乌泡子

14.叶片下面无毛或具疏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基部弯曲宽大;叶柄长2~4cm,无毛;托叶全缘;花序有疏腺毛气和柔毛。 …………13.宜昌悬钩子

13.叶片宽大,近圆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浅裂,基部有掌状5出脉;叶柄长在2cm以上,稀较短。

15.叶片卵形、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稀宽卵形或近圆形,不分裂或浅裂,顶端渐尖,稀急尖或圆钝;顶生花序为宽大圆锥花序,稀为狭窄圆锥花序,长达27cm。

16.植株具长短不等的腺毛或刺毛;枝、叶柄和花序有绒毛;叶片心状近圆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果实紫黑色。 …………………………14.灰白毛莓

16.植株无腺毛,稀仅于花梗或花萼具腺毛。

17.叶片基部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叶柄长0.5~1cm。……………

…………………………………………………………………15.西南悬钩子

17.叶片基部截形至心形,稀圆形;叶柄通常长2cm以上,稀较短。

18.叶片基部截形,三角状宽卵形;顶生花序狭圆锥状或近总状,具少数花。 …………………………………………………………………16.截叶悬钩子

18.叶片基部心形,稀近圆形。

19.花序和花萼被浅黄色绢状长柔毛;叶片厚纸质,基部心形,边缘有尖锐锯齿;花成宽大圆锥花序,无花瓣。 …………………………………17.毛萼莓

19.花序被绒毛状柔毛;花萼外密被绒毛和柔毛;叶片宽卵形,稀卵状长圆形,边缘不分裂;叶柄无毛;花萼外密被灰白色绒毛;无花瓣;果实黑色。……

…………………………………………………………………18.网纹悬钩子

15.顶生花序狭圆锥状或近总状,通常长在15cm以下。

20.花单生或数朵成顶生短总状花序;托叶和苞片宽扇形,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苞片非红褐色。叶片圆形或宽卵形,5~7浅裂,裂片圆钝或急尖,边缘具粗锯齿或重锯齿;花梗长约1cm;萼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尾尖,外萼片羽状深裂。 ………………………………………………………19.羽萼悬钩子

20.花多数,成顶生狭圆锥花序或近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近总状或花团聚。

21.托叶和苞片宽大,近扇形、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梳齿状分裂;叶片近圆形,掌状7~9浅裂,顶生裂片圆钝或近截形,稀急尖;花梗长1~1.5cm;花白色米。 …………………………………………………………………20.大乌泡

21.托叶和苞片较小,卵状披针形或长倒卵形,顶端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宽卵形,顶端圆钝或近截形,边缘5~7裂,裂片顶端圆钝;花紫红色。…………

…………………………………………………………………………21.川莓

4.托叶着生于叶柄并其基部以上部分与叶柄合生,极稀离生,较狭窄,稀较宽大,全缘,不分裂,极稀浅裂,宿存;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空心。

…………………………………………………………………………空心莓组

22.单叶。

23.植株全体无毛,也无腺毛;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花常3朵或3朵以上成短总状花序;雌蕊约10~50。 ………………………22.三花悬钩子

23.植株全体具柔毛,稀仅沿叶脉有柔毛。

24.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常在近中部3浅裂至深裂,稀不分裂;花单生或2~3朵,直径不到2cm;花萼外疏生直立小刺。 ………23.刺花悬钩子

24.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不分裂,稀于不孕枝上的叶3浅裂;花常单生,直径2~3cm;花萼无刺;植株全体具柔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mm,顶端急尖至短渐尖;花瓣白色,长于萼片。 ………………24.山莓

22.复叶。

25.掌状3小叶,叶片菱状披针形,边缘具缺刻状粗重锯齿,下面疏生柔毛;叶柄、花梗或小枝有腺毛;花萼具疏密不等的针刺和腺毛;果实无毛。…………

…………………………………………………………………25.掌叶悬钩子

25.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有显著叶柄。

26.托叶和苞片宽大,卵状披针形、卵形,长8~16mm,宽5~10mm;小叶常3枚,稀5枚,顶生小叶宽卵形,常浅裂或3裂,侧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重锯齿;花梗长2~4cm,无毛,有细刺。 ……………26.绵果悬钩子

26.托叶和苞片狭窄,稀稍宽,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稀钻形。

27.小叶常3枚,稀5枚或单叶,革质;心皮数约70~100或稍多;花托具短柄或几无柄。

28.花萼外具钩状小刺;顶生小叶柄长不到1cm;小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 ……………………………………………………27.三叶悬钩子

28.花萼外无钩状小刺;顶生小叶柄长1~2cm;叶片边缘具粗锐单锯齿,侧脉5~8对;萼片卵形,顶端急尖。 ……………………………28.白花悬钩子

27.小叶3~15枚,非革质。

29.心皮数约100或更多,着生于有柄的花托上;花单生或组成伞房花序,稀成圆锥花序。

30.小叶常3枚,稀5枚。植株全体被柔毛和腺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花梗长(2)3~6cm;花直径3~4cm。 …………………………………………………………29.蓬蘽

30.小叶5~9(11)枚。

31.植株被疏密和长短不等的紫红色腺毛,花数朵组成伞房花序或单生。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尖锐锯齿;萼片披针形,长7~10mm;果实长圆形,长12~18mm。 …………………………30.红腺悬钩子

31.植株无腺毛,或仅于花枝或花梗上疏生短腺毛;花单生或2~3朵簇生;叶片卵形、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缺刻状尖锐重锯齿;花梗长2.5~5cm;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cm。 ……………………………………31.大红泡

29.心皮数约10~70或稍多,着生于无柄的花托上。

32.花组成大型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

33.植株无腺毛。

34.小叶5~7枚,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重锯齿;枝、叶柄和花梗均被柔毛;花萼外被绒毛;萼片顶端急尖。 ………32.弓茎悬钩子

34.小叶(5)7~9枚,长圆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枝、叶柄和花梗均无毛;花萼外无毛,仅内萼片边缘具绒毛,萼片顶端长渐尖。 ……………………………………………………………33.华中悬钩子

33.植株具腺毛。

35.小叶5~7枚;植株具疏密不等的短腺毛(长1~2mm);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短总状花序或近圆锥状花序。………………

……………………………………………………………………34.拟覆盆子

35.小叶3~5枚,卵形、近圆形、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总状花序,稀近圆锥状;常于花序和花萼具短腺毛;花梗长达1cm。 ……………………………………………………………………35.白叶莓

32.花组成伞房状花序或花少数簇生及单生。

36.果实密被绒毛。

37.叶片下面密被绒毛。

38.小叶5~9枚,稀3或11枚。

39.花较多数,红色,成伞房状花序。小叶7~9枚,稀或11枚,边缘具不整齐粗锐锯齿;萼片顶端急尖;心皮55~70;果实直径8~12mm。 …………

……………………………………………………………………36.红泡刺藤

39.花常3~4朵簇生,白色;小叶7~9枚,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具缺刻状重锯齿;萼片顶端尾尖。 …………………………………37.三对叶悬钩子

38.小叶3~5枚,稀7枚。

40.果实熟时红色或橘红色,绒毛不脱落。小叶3~5枚,卵形、菱状卵形、菱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叶柄、花梗和花萼外被稀疏腺毛;花萼外还具针刺。……

…………………………………………………………………38.桉叶悬钩子

40.果实熟时黄色,绒毛常脱落。

41.植株无毛;小叶3~5枚,宽卵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重锯齿;花萼外无毛,也无针刺;萼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顶端急尖。 ………39.粉枝莓

41.植株具长柔毛;小叶3~5枚,长圆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锐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花萼外有长柔毛,密被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尾尖。 …………………………………………………………………40.刺萼悬钩子

37.叶片下面具柔毛。

42.小枝、花梗和花萼外面无毛;花直径1~1.5cm;花萼外无刺;小叶5~7枚,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粗重锯齿;果实直径8~12mm。

…………………………………………………………………41.菰帽悬钩子

42.小枝、花梗和花萼外面被柔毛;花直径2~3cm;花萼外有时具小刺;花序具花数朵;子房和花柱基部具柔毛;果实紫黑色,被柔毛。………………

…………………………………………………………………42.红花悬钩子

36.果实具柔毛或无毛。

43.叶片下面被绒毛。

44.植株密被刺毛和腺毛。

45.植被密被刺毛和腺毛;小叶3枚,稀5枚,卵形、菱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粗锯齿或缺刻;萼片顶端尾尖;果实红色。 ………………43.多腺悬钩子

45.植株密被刺毛,常无腺毛;小叶3枚,边缘具细锐锯齿;萼片顶端急尖;果实金黄色。

46.叶片椭圆形,顶端急尖或突尖,下面密被绒毛。 …………44.栽秧泡

46.叶片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顶端尾尖或急尖,稀圆钝,下面无毛,仅沿叶脉疏生柔毛。 ………………………………………………45.红毛悬钩子

44.植株无刺毛及腺毛,稀于局部疏生腺毛。

47.果实黄色;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缺刻状粗锐重锯齿;花萼长约1.4cm,外面无针刺;子房具绢状柔毛,花柱无毛。…………………………

……………………………………………………………46.密毛纤细悬钩子

47.果实红色或黑色。

48.果实红色;小叶3枚,稀5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圆钝;花萼外有柔毛和针刺。 ……………………………………………………………47.茅莓

48.果实黑色或蓝黑色。

49.小叶3枚,稀5枚,菱状卵形、椭圆卵形、椭圆形或卵形,边缘常浅裂并有粗锯齿;枝具稀疏皮刺;叶柄或总花梗有稀疏钩状小刺;果实无毛。……

…………………………………………………………………48.喜阴悬钩子

49.小叶3~5枚,宽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或缺刻状粗锯齿;枝密被长短不等针刺和短皮刺;叶柄或总花梗有较密针刺;果实微被柔毛。 …………………………………………………………………49.密刺悬钩子

43.叶片下面具柔毛或无毛。

50.小叶7~15枚。

51.果实长圆形或椭圆形,红色;小叶7~11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缺刻状重锯齿;花直径3~4cm;枝、叶柄、叶片两面无毛或近无毛。 ……

………………………………………………………………………50.秀丽莓

51.果实近球形;花直径2~3cm;叶片宽卵形、菱状卵形,稀长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托叶卵状披针形或线形;果实黄红色。……

…………………………………………………………………51.黄色悬钩子

50.小叶3~7枚。

52.花数朵至几十朵成伞房花序或短缩总状花序;小叶5枚,稀3枚。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宽卵形;花萼外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花瓣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 ……………………52.插田泡

52.花常1~4朵簇生或成伞房状花序。

53.小叶常3枚;植株具腺毛;叶片近圆形或宽卵形,稀长卵形,长2~4cm,边缘有粗锐锯齿;叶柄长2~3.5cm;花直径1~1.5cm;子房疏生柔毛。…………………………………………………………………53.直立悬钩子

53.小叶3~7(9)枚;植株无腺毛,稀在局部有腺毛。

54.小叶5~7枚,卵形、三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锐或缺刻状重锯齿;枝和花萼外被较密直立针状皮刺。 ………………………54.针刺悬钩子

54.小叶常3枚,枝疏生钩状或直立细皮刺,花萼外具针状或钩状小刺或无刺。

55.灌木,小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生小叶柄长0.5~1cm,花萼外无刺。 …………………………………………………………55.细瘦悬钩子

55.低矮半灌木;小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柄长1~2.5cm;花萼外具直立针刺。 ……………………………56.黄果悬钩子

1.凉山悬钩子

学名:Rubus fockeanus Kurz in Journ.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4000m山坡草地或林下。

分布:凉山州雷波、木里、布拖、普格、越西、冕宁、雷波、会东等县。

用途:果可食。

2.齿萼悬钩子

学名:Rubus calycinus Wall. ex D. Don.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900~3000m的杂木林下、林缘或山坡。

分布:米易等县。

用途:果可食。

3.黄泡

学名:Rubus pectinellus Maxim.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3100m的灌丛、山沟。

分布:凉山州西昌、普格、宁南等县市。

用途:果食用,根、叶药用,能行水消肿、解毒。

4.三色莓

学名:Rubus tricolor Focke.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3600m坡地或林中。

分布:美姑等县。

用途:果多汁味甜,可供食用。

5.周毛悬钩子

学名:Rubus amphidasys Focke ex Die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山坡、路旁、丛林或竹林内,或生于山地红黄壤林下。

分布:凉山州雷波、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食。全株入药,有活血、治风湿之效。

6.鸡爪茶

学名:Rubus henryi Hemsl. et O. Ktz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900m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宁南等县。

用途:果实可食,嫩叶可代茶。

7.木莓

别名:高脚老虎扭、斯氏悬钩子。

学名:Rubus swinhoei Hanc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1500m的灌木丛、草坡及杂木林下。

分布:凉山州普格、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根皮可提取栲胶。

8.棠叶悬钩子

别名:羊尿泡、老林茶、海棠叶莓、羊乌泡。

学名:Rubus malifoliu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600~2200m的山坡、阴湿处。

分布:凉山州美姑、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根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9.灰毛泡

学名:Rubus irenaeu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700~1500m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制糖、酿酒或作饮料。根、叶供药用,具有散毒生肌、理气止痛功效。

10.梨叶悬钩子

学名:Rubus pirifolius Smith.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20~2000m的杂灌、草坡。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全株入药,有强筋骨、祛寒湿之效。

11a.高梁泡

学名:Rubus lambertianus Ser.

物候期:花期7~8月,果期9~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500m的山坡、阴湿处。

分布:凉山州金阳、甘洛、雷波、布拖等县。

用途:果生食,能止渴生津,或酿酒。根入药,主治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用于产后腹痛、血崩、产褥热、痛经、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偏瘫;叶外用治创伤出血。

11b.光滑高粱泡

学名:R. lambertianus Ser. var. glaber Hemsl.

形态特征:此变种小枝和叶片两面均光滑无毛或仅在叶片上面沿叶脉稍具柔毛,花序和花萼无毛或近无毛,果实黄色或橙黄色。

物候期:花期7~8月,果期9~l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700~2500m山坡、多石砾山沟或林缘。

分布:普格、雷波等县。

用途:果生食,能止渴生津,或酿酒。

11c.毛叶高粱泡

学名:Rubus lambertianus var. paykouangensis (Levl.) Hand. -Mazz.

形态特征:本变种小枝、叶柄、叶片下面脉上、花序和花萼均密被腺毛和柔毛,或混生刺毛,叶片两面有柔毛,果实黄色或橙黄色。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2300m的山坡、阴湿处。

分布:凉山州会东、普格、西昌、昭觉、越西、雷波等县市。

用途:果生食,能止渴生津,或酿酒。根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功效。

12.乌泡子

别名:乌泡。

学名:Rubus parkeri Hanc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乌泡子是一种生活力很强的攀援灌木,适应能力很强,特别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地形和土壤条件。它广泛生长于山坡、沟边、路旁和岩坎上,在紫色土、黄壤上均能良好地生长。乌泡子也适应于不同的植物群落,它能生长于稀疏的灌丛中或灌丛边缘,也能生长于竹林边,还能生长于不同类型的草丛中。乌泡子喜欢湿润,在沟边及水分条件好的地方,生长特别良好,在过分干燥的环境生长不良。乌泡子更适宜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生于海拔1700~1900m的灌丛、草坡或山地埂边。

分布:凉山州美姑、冕宁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和酿酒,并有强壮作用。叶、嫩枝为牛、羊所喜食。

13.宜昌悬钩子

别名:红五泡、黄藨子、黄泡子。

学名: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Ktze.

物候期: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50~2500m山坡、山谷疏密林中或灌丛内。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味甜美,可食用及酿酒;种子可榨油;根入药,有利尿、止痛、杀虫之效;茎皮和根皮含单宁,可提栲胶。

14.灰白毛莓

别名:灰白悬钩子。

学名:Rubus tephrodes Hance.

物候期: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2700m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普格等县。

用途:果可食,根入药,能祛风湿、活血调经;叶可止血;种子为强壮剂。

15.西南悬钩子

学名:Rubus assamensis Focke.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3000m杂木林下或林缘。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16.截叶悬钩子

别名:栽秧泡、黄泡。

学名:Rubus tinifolius Wu ex Yü et Lu.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喜光性强,适生于海拔1400~1900m山坡、林缘、梯田周边以及路旁灌丛中。

分布:凉山州各县市均有生长。

用途:果生食或作酿酒的材料,根、叶供药用。根皮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17.毛萼莓

别名:毛萼悬钩子、紫萼悬钩子、紫萼莓。

学名:Rubus chroosepalu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灌丛中或林缘。

分布:凉山州会东、甘洛等县。

用途:果可供食用,根、茎和叶为提制栲胶的原料。根、叶供药用,具有除湿止痛、祛风杀虫功效。

18.网纹悬钩子

学名:Rubus cinclidodictyus Card.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3300m山坡林缘或沟边疏密林中。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19.羽萼悬钩子

学名:R. pinnatisepalus Hemsl.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3000m左右山地、溪旁或杂木林内。

分布:会东等县。

用途:果可食。

20.大乌泡

别名:大红黄袍、乌泡。

学名: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坡、灌木丛中、林缘及路边。

分布:凉山州会理、德昌、冕宁、西昌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全株供药用,具有清热利湿、收敛、消肿止痛、止血接骨功效,可治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咯血、肠炎痢疾。

21.川莓

别名:乌泡。

学名: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800m的杂灌丛中、水沟边、山坡及路边。

分布:凉山州各县市均有分布。

用途:果可食用,种子榨油。根、叶入药,有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之效,主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狂犬咬伤等症。叶治黄水疮。茎皮作造纸原料。

22.三花悬钩子

学名:Rubus trianthu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m左右的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和酿酒,并有强壮作用。

23.刺花悬钩子

学名:Rubus aculeatiflorus Hayata.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m左右地区。

分布:凉山州越西、木里等县。

用途:果可食。

24.山莓

别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

学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物候期:花期2~3月,果期4~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500~2300m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果味甜美,含糖、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果、根及叶入药,有活血、解毒、止血之效;根皮、茎皮、叶可提取栲胶。

25a.掌叶悬钩子

学名:R. pentagonus Wall. ex Focke.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2500~3600m常绿林下、杂木林内或灌丛中。

分布:冕宁等县。

用途:果可食。

25b.无刺掌叶悬钩子

学名:Rubus pentagonus Wall. ex Focke var.modestus (Focke) Yu et Lu.

形态特征:本变种枝常无皮刺;花较小;花梗和萼筒有疏腺毛,稀无腺毛;萼筒具针刺或几无刺。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700m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山谷阴处。

分布:冕宁、甘洛、美姑、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26.绵果悬钩子

别名:毛柱莓、毛柱悬钩子、刺泡花。

学名:Rubus lasiostylus Focke.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2900m的山坡、阴湿处。

分布:凉山州德昌、甘洛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

27.三叶悬钩子

别名:三叶藨、绊脚刺、小黄泡刺。

学名:Rubus delavayi Franch.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3000m山坡杂木林下。

分布:攀枝花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可食。叶和根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痢、驱蛔之效。

28.白花悬钩子

学名:Rubus leucanthus Hanc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300m的疏林、草地。

分布:凉山州金阳、布拖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根治腹泻、赤痢。

29.篷虆

别名:泼盘、三月泡、割田藨、野杜利。

学名:Rubus hirsutus Thunb.

物候期: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m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喜德、木里、美姑等县。

用途:植株可在庭园栽植,供绿化和观赏。果实可食,味酸甜。全株和根供药用,根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祛风活络功效,可治风湿筋骨痛、小儿惊风。叶具有消炎、接骨作用;适量外用,可用于治疗断指。

30.红腺悬钩子

别名:马泡、红刺苔、牛奶莓。

学名:Rubus sumatranus Miq.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000m的山谷疏密林内、林缘、灌丛内、竹林下及草丛中。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根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

31.大红泡

学名:Rubus eustephano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600~3200m的灌丛、路边。

分布:凉山州布拖、西昌、普格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根皮含鞣质,可提取栲胶。

32.弓茎悬钩子

学名:R. flosculosus Focke.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00~2600m的山谷河旁、沟边或山坡杂木丛中。

分布:会东等县。

用途:果较小,甜酸可食,也可供制醋。

33.华中悬钩子

别名:郭氏悬钩子。

学名:Rubus cockburnianus Hems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00~3800m的向阳山坡灌丛中或沟谷杂木林内。

分布:冕宁、越西、美姑、甘洛等县。

用途:果实直径1~1.4cm,果可供食用。

34.拟覆盆子

学名:Rubus idaeopsi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2600m山谷溪边或山坡灌丛中。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35a.白叶莓

别名:白叶悬钩子、刺泡。

学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2500m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普格、木里等县。

用途:果酸甜可食;根供药用,可治风寒咳喘。

35b.无腺白叶莓

学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kuntzeanus (Hemsl.) Bailey.

形态特征:灌木。本变种枝、叶柄、叶片下面、总花梗、花梗和花萼外面均无腺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2000m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布拖等县。

用途:根供药用,有平喘、止咳功效。

36.红泡刺藤

别名:红泡刺、薅秧泡。

学名:Rubus niveus Thunb.

物候期: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态习性:常生于海拔1500~2300m的山坡灌丛、山谷、河滩、沟边、路旁等。

分布:凉山州内的各县市均有。

用途:果供生食与酿酒、制果酱,根皮可提取栲胶。根入药可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肌肤麻木不仁诸症,也可用于脾胃受寒之泻痢不止。

37.三对叶悬钩子

学名:Rubus trijugu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3500m低山坡、山地杂木林内、林缘草地或沟溪旁。

分布:木里等县。

用途:果可食。

38.桉叶悬钩子

别名:六月泡。

学名:Rubus eucalyptu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2500m杂木林、灌丛中或荒草地。

分布:冕宁、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叶供药用,能消炎生肌。

39a.粉枝莓

别名:二花莓。

学名:Rubus biflorus Buch. -Ha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喜光,也耐阴、耐贫瘠,常生于海拔1500~3500m的路边、山坡杂灌丛中或较阴湿的沟内。

分布:凉山州各县市有产。

用途:果可生食,制果酱、果酒。

39b.柔毛粉枝莓

学名:Rubus biflorus Buch. -Ham. ex Smith var. pubescens Yu et lu.

形态特征:本变种叶柄、花梗和花萼外面密被柔毛,但无腺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m山坡、路旁、次生灌丛中。

分布:盐源等县。

用途:同粉枝莓。

40.刺萼悬钩子

学名:R. alexeteriu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达2800m的山谷溪旁、荒山坡或松林下开旷处。

分布:越西、木里、冕宁等县。

用途:果实可食。

41.菰帽悬钩子

学名:Rubus pileatus Focke.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100~2900 m的沟谷边、路旁疏林下或山谷阴处密林下。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果实(刺麦泡)供药用,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

42.红花悬钩子

学名:Rubus inopertus (Diels) Fock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2800m山地密林边或沟谷旁。

分布:盐源、雷波等县。

43.多腺悬钩子

学名: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2900m的杂灌、草坡、林下、路旁等。

分布:凉山州雷波、冕宁等县。

用途:果微酸可食;根、叶入药,能祛风除湿、补肾壮阳,可用于治疗风湿痛、肾虚、阳痿、月经不调诸症,也可解毒及作强壮剂;茎皮可提取栲胶。

44.栽秧泡

别名:黄泡。

学名: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us Focke.

物候期: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700m的杂灌丛中、路边或云南松林下。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食用;根皮可制栲胶;全株药用,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泻,利胆退黄。

45.红毛悬钩子

学名:Rubus pinfaensis Levl. et Vant.

物候期: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50m左右的灌丛。

分布:凉山州美姑县、冕宁、甘洛。

用途:果可食。根叶可入药,根主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颈淋巴结结核,叶主治黄水疮及狗咬伤。

46.密毛纤细悬钩子

别名:细雅泡莓。

学名:Rubus hypargyrus Edgew var.niveus Hara.

形态特征:本变种叶片下面绒毛较密,不脱落;花数朵成伞房状花序;果实熟时黑色,微被柔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3000~3200m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昭觉、喜德、越西、布拖、甘洛等县。

用途:果可食。

47.茅莓

别名:红梅消、藕田藨、小叶悬钩子、茅莓悬钩子、草杨梅子、蛇泡簕、牙鹰簕、婆婆头。

学名:Rubus parvifolius L.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450~2600m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制醋、熬糖、制饮料等。根和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根具有舒筋活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消肿功效。植株茎枝柔美、叶态美观、花色艳丽、果实橘红,可在庭院栽植,供绿化和观赏。叶及根皮可提取栲胶。

48a.喜阴悬钩子

学名:Rubus mesogaeus Fodc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00~2700m山坡、山林下湿润处或沟边冲积台地。

分布:凉山州美姑、冕宁、甘洛、木里、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生吃或酿酒。

48b.脱毛喜阴悬钩子

学名:Rubus mesgaeus Focke var. Glabrescens.

形态特征:本变种叶片下面毛逐渐脱落,近于无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2000m常绿阔叶林林缘。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49.密刺悬钩子

别名:康藏悬钩子。

学名:Rubus subtibetanus Hand. -Mazz.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2300m左右的灌木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食。

50.秀丽莓

学名:Rubus amabili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半阴;喜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萌蘖性强;较耐寒。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山沟石砾滩地及土层较薄处。

分布:凉山州美姑、越西、米易等县。

用途:果可生吃或酿酒。秀丽莓花大、果美,可在园林绿地中的林缘、溪旁种植,以创造山林野趣的环境,尤其适宜在风景区等自然式园林中种植;也可植为刺篱。根可入药。

51.黄色悬钩子

学名:Rubus lutescens Franch.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4300m山坡林缘或林下。

分布:木里等县。

用途:果可食。

52a.插田泡

学名:Rubus coreanus Miq.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700m的山坡、路旁、灌木丛中和沟边、林下。

分布:凉山州甘洛、冕宁、喜德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和酿酒,并有强壮作用。果、根入药,果主治补肾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白带。根、不定根主治调经活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外用治外伤出血。

52b.毛叶插田泡

别名:白绒覆盆子。

学名:Rubus coreanus Miq. var. tomentosus Card.

形态特征:本变种叶片下面密被短绒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3100m的山坡灌丛或沟谷旁。

分布:会东等县。

用途:果可食。

53.直立悬钩子

别名:直茎莓。

学名:Rubus stans Focke.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3400m高山林下或林缘。

分布:木里、雷波、西昌等县市。

用途:果实可食。

54a.针刺悬钩子

别名:白花悬钩子、刺悬钩子。

学名:R. pungens Camb.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3800m山坡、灌丛、草坡。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用途:果可生食。

54b.香莓

别名:九里香、落地角公、九头饭消扭。

学名:Rubus pungens Camb. var. oldhamii (Miq.) Maxim.

形态特征:枝上针刺较稀少,花萼上具疏密不等的针刺或近无刺;花枝、叶柄、花梗和花萼上无腺毛或仅于局部如花萼或花梗上有稀疏短腺毛。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3400m山谷半阴处潮湿地或山地疏密林中。

分布:凉山州喜德等县。

用途:果可鲜食味酸甜,亦可酿酒、熬糖、制饮料。根供药用,可治小儿惊风。

55.细瘦悬钩子

学名:Rubus macilentus Camb.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00~3000m山坡、路旁、水沟边或林缘。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果可食。

56.黄果悬钩子

学名:Rubus xanthocarupus Bbur. et Franch.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1900m山沟石砾滩地及土层较薄处。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可生吃、酿酒,并可制饮料。根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可消炎止痛,治结膜炎、睑缘炎、无名肿毒。

57.狭叶早花悬钩子

学名:Rubus preptanthus Focke var. mairei (Levl.) Yu. et Lu.

形态特征: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灌木,株高可达5m;小枝红褐色或绿色,被灰白色伏生丝状长绒毛,疏生微弯小皮刺。单叶、薄革质,狭卵状披针形,长7~18.5cm,宽1.5~3cm,顶端长渐尖、尾尖,基部钝或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8~12对,边缘被浅锯齿;叶柄长0.7~0.9cm,被灰白色绒毛,老时渐脱落,疏生微弯小皮刺;背面主脉生钩刺。托叶长圆披针形,长1.6~3cm,宽约3.5~5mm,全缘,脱落很迟,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有花7~13朵,花梗长1.9~2.4cm。苞片与托叶同形,长1.5~2.3cm,宽3~6mm,全缘,偶见顶端3~5分裂,裂片披针形,总花梗、花梗和花萼均密被灰白色至黄灰色绒毛状长柔毛;萼筒盆形;萼片长卵形,顶端渐尖,具2~3mm的尖头,全缘;长1~1.3cm,宽0.5-0.6cm,全缘或偶见前段分裂。花直径2.2~2.5cm,花瓣椭圆形长1.1~1.3cm,宽0.6~0.8cm,白色,两面被微柔毛;雄蕊多数,花丝长约6~7mm,基部近合生,花丝被微柔毛,花药具长柔毛,花丝稍扁,基部不膨大;雌蕊多数,无毛,花柱长8~9mm,长于雄蕊;子房外围及子房间花托上密生直立的白色丝状长柔毛。果实半球形,紫红色,直径0.9~1.8c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2500m山沟或灌丛。

分布:西昌大菁梁子。

用途:果可生吃、酿酒,并可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