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属(Rhamnus L.)
落叶或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稀近对生,羽状脉,全缘或有齿缺;花小,淡绿色或淡黄色,两性或单性,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萼4~5裂;花瓣4~5枚或无;雄蕊4~5;子房2~4室,与花盘离生;花柱不裂或3~4裂;果为一浆果状的核果,有核3~4个,基部为宿存的萼管所围绕。
本属约200种分布于温带至热带,主要集中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西南部,少数也分布于欧洲和非洲。我国有57种和14变种,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其中以西南和华南种类最多。攀西地区产15种2变种,其中鼠李为野生果树资源。
鼠李
别名:臭李子、大绿、老鹳眼、女儿茶、牛李子。
学名:Rhamnus davurica Pall.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幼枝无毛,小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稍平滑,枝顶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有时仅分叉处具短针刺;顶芽及腋芽较大,卵圆形,长5~8mm,鳞片淡褐色,有明显的白色缘毛。叶纸质,对生或近对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宽椭圆形或卵圆形,稀倒披针状椭圆形,长4~13cm,宽2~6cm,顶端突尖或短渐尖至渐尖,稀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有时稀偏斜,边缘具圆齿状细锯齿,齿端常有红色腺体,上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柔毛,下面沿脉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4~5(6)条,两面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1.5~4c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有花瓣,雌花1~3个生于叶腋或数个至20余个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柱2~3浅裂或半裂;花梗长7~8mm。核果球形,黑色,直径5~6mm,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1~1.2cm;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背侧有与种子等长的狭纵沟。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生于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和沟边阴湿处。
分布:凉山州宁南、会东、冕宁等县。
用途:种子榨油作润滑油;果肉药用,解热、泻下及治瘰疬等;树皮和叶可提取栲胶;树皮和果实可提制黄色染料;木材坚实,可供制家具及雕刻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