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属(Poncirus Raf.)
落叶或常绿小乔木或通常灌木状。分枝多,刺多且长,枝常曲折,有二型:一为正常枝,或称长梢,其节间与叶柄近于等长或较长;另一为短枝,或称短梢,是由上年生枝的休眠芽发育成长,有正常叶1~5片。指状3出叶,偶有单叶或2小叶,幼苗期的叶常为单叶及单小叶。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节上,花芽于上年生的枝条形成,花两性;萼裂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下部合生;花瓣覆瓦状排列,很少4或6片;雄蕊为花瓣数的4倍或与花瓣同数,花丝分离;子房被毛,6~8室,每室有排成二列的胚珠4~8颗,花柱短而粗,柱头头状。浆果具飘囊和有柄的汁胞,又称柑果,柑果通常圆球形,淡黄色,密被短柔毛,很少几无毛,油点多;种子多饱满,大,种皮平滑,子叶及胚均乳白色,单及多胚,种子发芽时子叶不出土。
本属2种,自然分布于长江中游两岸各省及淮河流域一带,长江沿岸各省高山山区有野生及半野生。枳原为我国特有,现被世界各国种植柑橘的园圃或实验场引种栽培。攀西地区有1种。
枳
别名:枸橘、臭橘、臭杞、雀不站、铁篱寨。
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1~5m,树冠伞形或圆头形。枝绿色,嫩枝扁,有纵棱,刺长达4cm,刺尖干枯状,红褐色,基部扁平。叶柄有狭长的翼叶,通常指状3出叶,很少4~5小叶,或杂交种的则除3小叶外尚有2小叶或单小叶同时存在,小叶等长或中间的一片较大,长2~5cm,宽1~3cm,对称或两侧不对称,叶缘有细钝裂齿或全缘,嫩叶中脉上有细毛,花单朵或成对腋生,先叶开放,也有先叶后花的,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后者雄蕊发育,雌蕊萎缩,花有大、小二型,花径3.5~8cm;萼片长5~7 mm;花瓣白色,匙形,长1.5~3cm;雄蕊通常20枚,花丝不等长。果近圆球形或梨形,大小差异较大,通常纵径3~4.5cm,横径3.5~6cm,果顶微凹,有环圈,果皮暗黄色,粗糙,也有无环圈,果皮平滑的,油胞小而密,果心充实,瓢囊6~8瓣,汁胞有短柄,果肉含黏液,微有香橼气味,甚酸且苦,带涩味,有种子20~50粒。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能耐-20~-28℃的低温,喜微酸性土壤,不耐碱。生长速度中等。发枝力强,耐修剪。主根浅,须根多。
分布:西昌等县市。
用途:作柑橘的砧木;植株常作绿篱;未成熟的果实(枸橘梨)辛、苦,温,理气健胃,消肿止痛,用于肝胃气痛、疝气、食积痰滞、痞胀、跌打损伤、阴挺、乳痨。叶用于反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