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属(Saccharum Linn.)
多年生草本。秆高大粗壮,常实心,具多数节,基部数节生有气生根。叶舌发达,或具纤毛;叶片线形宽大,中脉粗壮。顶生圆锥花序大型稠密,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小穗孪生,一无柄,一有柄,均含1两性小花;总状花序轴逐节折断;有柄小穗自柄上脱落,无柄小穗连向小穗柄一并脱落;两颖近等长;草质或上部膜质,背部无毛或具长柔毛,第一颖常具2脊,第二颖常为舟形;基盘多具长于其小穗的丝状柔毛;外稃透明膜质,边缘具纤毛,第一外稃内空,有时具1脉;第二外稃窄线形,顶端无芒;第二内稃常存在;雄蕊3枚;柱头自小穗中部之两侧伸出,花柱短,多不露出于小穗之外。
本属8种,大多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与亚热带,我国有5种,其中甜根子草为攀西野生果树资源。
甜根子草
学名:Saccharum spontaneum Linn.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发达横走的长根状茎。秆高1~2m,直径4~8mm;中空,具多数节,节具短毛,节下常敷白色蜡粉,紧接花序以下部分被白色柔毛。叶鞘较长或稍短于其节间,鞘口具柔毛,有时鞘节或上部边缘具有柔毛,稀为全体被疣基柔毛;叶舌膜质,长约2mm,褐色,顶端具纤毛;叶片线形,长30~70cm,宽4~8mm,基部多少狭窄,无毛,灰白色,边缘呈锯齿状粗糙。圆锥花序长20~40cm,稠密,主轴密生丝状柔毛;分枝细弱,下部分枝之基部多少裸露,直立或上升;总状花序轴节间长约5mm,顶端稍膨大,边缘与外侧面疏生长丝状柔毛,小穗柄长2~3mm;无柄小穗披针形,长3.5~4mm,基盘具长于小穗3~4倍的丝状毛;两颖近相等,无毛,下部厚纸质,上部膜质,渐尖;第一颖上部边缘具纤毛;第二颖中脉成脊,边缘具纤毛;第一外稃卵状披针形,等长于小穗,边缘具纤毛;第二外稃窄线形,长约3 mm,宽约0.2 mm;边缘具纤毛,第二内稃微小;鳞被倒卵形,长约1mm,顶端具纤毛;雄蕊3枚,花药长1.8~2mm;柱头紫黑色,长1.5~2mm,自小穗中部两侧伸出。有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有时较短或顶端渐尖。
物候期:花果期7~8月。
生态习性:植株具横走的长根状茎、能早萌生、快发芽、分蘖多、生长快、抗性强、耐旱、耐瘠、宿根性好等特性。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平原和山坡、河旁溪流岸边、砾石沙滩荒洲上,常连片形成单优势群落。
分布:凉山州盐源、德昌、甘洛等县。
用途:甜根子草是栽培甘蔗进行有性杂交育种的主要野生材料;秆供造纸,嫩枝叶是牲畜的饲料;花序作垫料;根状茎发达,固土力强,能适应干旱沙地生长,是巩固河堤的保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