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属(Parthenocissus Planch.)
木质藤本。卷须总状多分枝,嫩时顶端膨大或细尖微卷曲而不膨大,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3小叶或掌状5小叶,互生。花5数,两性,组成圆锥状或伞房状疏散多歧聚伞花序;花瓣展开,各自分离脱落;雄蕊5;花盘不明显或有5个蜜腺状的花盘;花柱明显;子房2室,每室有2个胚珠。浆果球形,有种子1~4颗。种子倒卵圆形。
地锦属约13种,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我国有10种,其中1种由北美引入栽培,攀西地区地锦被收录为野生果树资源。
地锦
别名:爬山虎、土鼓藤、红葡萄藤、爬墙虎。
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Zucc.) Planch.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卷须5~9分枝,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通常着生在短枝上为3浅裂,时有着生在长枝上者小型不裂,叶片通常倒卵圆形,长4.5~17cm,宽4~16cm,顶端裂片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上疏生短柔毛,基出脉5,中央脉有侧脉3~5对,网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微突出;叶柄长4~12cm,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基部分枝,形成多歧聚伞花序,长2.5~12.5cm,主轴不明显;花序梗长1~3.5cm,几无毛;花梗长2~3mm,无毛;花蕾倒卵椭圆形,高2~3mm,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呈波状,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1.8~2.7mm,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1.5~2.4mm,花药长椭圆卵形,长0.7~1.4mm,花盘不明显;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粗,柱头不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1~1.5cm,有种子1~3颗。
物候期: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分布:凉山州及攀枝花各县市。
用途:果可酿酒,生食味甜、味微麻,不宜多食。夏季枝叶茂密,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可用于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淤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