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属(Solanum Linn.)

(一)茄属(Solanum Linn.)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叶常为单叶,极少为复叶。花单生、簇生或聚伞花序,花为5基数,辐射对称,极少两侧对称,有时第5枚雄蕊退化,子房由2心皮合生而成,2心皮偏斜。浆果或蒴果;种子胚乳丰富,肉质;胚弯曲成钩状、环状或螺旋状卷曲,位于周边而埋藏在胚乳中,若胚直立则位于中轴位上。

本属约1500~20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39种,各省均产之。攀西地区所产龙葵和少花龙葵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龙葵

别名:野辣虎、野海椒、小苦菜、石海椒、野伞子、野海角、灯笼草、山辣椒、野茄秧。

学名:Solanum nigrum L.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25~1m,茎无棱或棱不明显,绿色或紫色,近无毛或被微柔毛。叶卵形,长2.5~10cm,宽1.5~5.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而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每边具不规则的波状粗齿,光滑或两面均被稀疏短柔毛,叶脉每边5~6条,叶柄长约1~2cm。蝎尾状花序腋外生,由3~6(10)花组成,总花梗长约1~2.5cm,花梗长约5mm,近无毛或具短柔毛;萼小,浅杯状,直径约1.5~2mm,齿卵圆形,先端圆,基部两齿间连接处成角度;花冠白色,筒部隐于萼内,长不及1mm,冠檐长约2.5mm,5深裂,裂片卵圆形,长约2mm;花丝短,花药黄色,长约1.2mm,约为花丝长度的4倍,顶孔向内;子房卵形,直径约0.5mm,花柱长约1.5mm,中部以下被白色绒毛,柱头小,头状。浆果球形,直径约8mm,熟时黑色。种子多数,近卵形,直径约1.5~2mm,两侧压扁。

物候期:全年可开花结果。

生态习性:广布较低海拔田边、沟边。

分布:攀枝花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龙葵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17种氨基酸、维生素、糖分和蛋白质等。龙葵除有抑菌作用外,还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抗癌新药。幼苗可食用,浆果是制作果酒和饮料的好原料。

2.少花龙葵

学名: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 & Odash.

形态特征:纤弱草本,茎无毛或近于无毛,高约1米。叶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翅,叶缘近全缘,波状或有不规则的粗齿,两面均具疏柔毛,有时下面近于无毛;叶柄纤细,长约1~2cm,具疏柔毛。花序近伞形,腋外生,纤细,具微柔毛,着生1~6朵花,总花梗长约1~2cm,花梗长约5~8mm,花小,直径约7mm;萼绿色,直径约2mm,5裂达中部,裂片卵形,先端钝,长约1mm,具缘毛;花冠白色,筒部隐于萼内,长不及1mm,冠檐长约3.5mm,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5mm;花丝极短,花药黄色,长圆形,长1.5mm,约为花丝长度的3~4倍,顶孔向内;子房近圆形,直径不及1mm,花柱纤细,长约2mm,中部以下具白色绒毛,柱头小,头状。浆果球状,直径约5mm,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种子近卵形,两侧压扁,直径约1~1.5mm。

物候期:几乎全年均开花结果。

生态习性:广布较低海拔田边、沟边。

分布:攀枝花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同龙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