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 Hutch.)
常绿或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冬芽顶生或腋生。叶对生,亚革质或革质,稀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脉3~6(7)对;具叶柄。头状花序顶生,有白色花瓣状的总苞片4,卵形或椭圆形;花小,两性;花萼管状,先端有齿状裂片4,钝圆形、三角形或截形;花瓣4,分离,稀基部近于合生;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环状或垫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1胚珠,花柱粗壮,柱头截形或头形。果为聚合状核果,球形或扁球形。
本属1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至东亚各地区。我国全有。攀西地区产5种。本属植物的木材坚硬,可作农具和工具柄;成熟的聚合果为酿酒原料;少数种类可作为庭园观赏植物。
四照花属分种检索表
1.叶纸质。
2.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侧脉3~4(5)对,下面脉腋具白色簇生的绢状毛。 ………………………1.日本四照花
2.叶长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3cm,基部楔形,侧脉6(7)对,下面脉腋具簇生的白毛或近于无毛。 …………………………………2.多脉四照花
1.叶亚革质或革质。
3.叶下面密被或疏被贴生的粗毛,侧脉4(5)对。 ………3.头状四照花
3.叶下面密被或疏被贴生短柔毛,稀仅有散生的毛被残点。
4.叶革质,长圆椭圆形,稀阔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9(11.5)cm,宽2.5~4.2(6)cm,侧脉3~4对,下面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
……………………………………………………………………4.尖叶四照花
4.叶亚革质,老枝无皮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0cm,宽2.7~5cm,侧脉3(4)对,下面仅在脉腋或多或少具有黑褐色的髯毛。……………
……………………………………………………………………5.黑毛四照花
1.四照花
学名: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DC.) Fang var. chinensis (Osborn) Fang.
分布:凉山州金阳、雷波等县。
用途:果实成熟时紫红色,味甜可食,又可作为酿酒原料。本种植株可在庭园、街道、房前屋后等处栽植,供绿化和观赏。
2.多脉四照花
别名:巴蜀四照花。
学名:Dendrobenthamia multinervosa (Pojark.) Fang.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3100m的森林中。
分布:雷波等县。
3.头状四照花
别名:羊梅、节节树、土荔枝、山荔枝、野荔枝。
学名:Dendrobenthamia capitata (Wall.) Hutch.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3200m之间。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的西昌、德昌、普格、布拖、越西、冕宁、金阳、雷波、美姑、木里、盐源、宁南、会理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亦可酿酒。树皮、叶、果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利胆行水、消积杀虫、消肿镇痛功效,可治乳痛、牙痛、疝气、咳嗽等症。枝、叶可提取单宁。
4.尖叶四照花
别名:狭叶四照花。
学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 Fang.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500~1400m的山坡、沟谷混交林中。
分布:凉山州雷波等县。
用途:本种植株可在庭园、街道、房前屋后等处栽植,供绿化和观赏。果为野生果实,可生食及酿造用。
5.黑毛四照花
别名:光叶四照花。
学名:Dendrobenthamia melanotricha (Pojark.) Fang.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500~1800m的森林中。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木材坚韧,是农具和工具柄的良好材料;花有消肿的功效,可治牙痛、乳痛和喉蛾风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