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植建园

(二)定植建园

1.栽植时间

秋落叶后至春萌芽前定植。

2.栽植模式

晚实核桃在土质良好、肥力较高的地方,定植株行距可以大些,采用5m×7m或6m×8m的密度;在土层较薄、肥力较低的山坡地,株行距可小些,一般采用4 m×6 m或5 m×7 m的密度。早实核桃结果早、树体较小,可采用3m×5m或4m×6m的密植方式;当树冠郁闭、光照不良时,可有计划地疏间成6m×5m或8m×6m的株行距。

3.栽植方法

(1)整地

核桃是深根性树种,栽植前应精细整地,对土壤进行适当改良。坡度<10°的缓坡地,可于秋冬季沿等高线挖100cm×100cm×80cm的栽植穴;坡度10°~25°的坡地,可先筑水平梯带,带宽2~3 m,带内定点挖80cm×80cm×60cm的栽植穴。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20kg、磷肥0.5~1.0kg,与表土混匀填入栽植穴中下部,回填时表土在上,心土在下。

(2)栽植

定植前应先修剪伤根、烂根和过长的主侧根。如根系失水,可先放入水中浸泡半天或进行泥浆蘸根处理,使根系充分吸水。栽植时按苗木根系大小挖穴,放入苗木,舒展根系,做到苗正根舒。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苗木根茎原土痕处5cm左右为宜。

4.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一般在每年秋冬季(采果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沿树冠滴水线向外扩挖深40cm、宽50cm的圆形或条状沟,然后将基肥和表土放入沟底并混匀,心土覆盖在上面。

(2)肥料管理

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1次基肥,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结合翻耕土壤进行,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45%。核桃树进入结果期后,由于对养分的消耗增大,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在增施氮肥的同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结果树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3月、6月、7月和11月,主要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施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幼果发育,减少落果,有利于花芽分化。

(3)水分管理

根据核桃生长发育特点,萌动和发芽抽梢期(3~4月)、开花后至果实膨大期(6月前后)、花芽分化至硬核期(7~8月)不能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溉。

5.开花授粉

核桃为异花授粉树种,栽植时一定要配置授粉树。应注意雄先型品种配雌先型品种,一般早实性和晚实性品种要分开,早实核桃雄先型和雌先型之间,晚实核桃雄先型和雌先型之间可相互授粉,一般授粉品种应占栽培总株数的20%~30%。

6.整形修剪

(1)整形

目前,核桃生产中采用较多的有2种树形,即以疏散分层形为代表的主干型树形和以自然开心形为代表的开心型树形。一般情况下,早实核桃干性弱,多采用开心型;晚实核桃干性强,宜培养成主干型。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品种特点、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培养合理的树形。

(2)修剪

①幼树修剪。

未结果的幼树,主要以培育树形为主,在选留主、侧枝的基础上,采用短截、疏除等方法,培养辅养枝,促发新枝,培育结果枝。

②初果树修剪。

继续选留主、侧枝,扩展树冠,在适度结果的同时,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枝干旺盛生长。

③盛果树修剪。

因树制宜,疏除、回缩过密枝、细弱枝和下垂枝,保持各级枝条旺盛生长,培养各级结果枝组,增大结果面,促进丰产稳产。

④老树修剪。

重回缩各级骨干枝,刺激隐芽(潜伏芽)萌发新梢,更新树冠和培养新结果枝组。只要加强土肥水管理,一般更新后3~4年就可重新形成树冠,恢复较强的结果能力。

⑤放任树改造。

随枝作形,根据枝干结构,参照某一种目标树形,确定主、侧枝的去留。如果枝干过多,可在2~3年内分批改造完成,少量疏枝以1年疏除效果好。在大枝疏除的同时,还应对选留的主侧枝进行修剪,按照留壮去弱、留稀去密的原则,疏除交叉枝、重叠枝、密挤枝和下垂枝。留下的枝条,给予适当回缩短截,促使萌发新枝,尽快恢复产量。

6.病虫害防治

核桃的常见病虫害有腐烂病、溃疡病、天牛、尺蠖、介壳虫等。冬季及时剪除病虫枝、干枯枝,集中烧毁,并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早春至初夏幼虫孵化时喷600倍的氧化乐果液,可防治天牛、尺蠖、介壳虫等害虫;秋末用刀刮除感病树皮,并涂抹100倍福美砷液,可防治干腐病、溃疡病等病害。清除病枝落叶,刮除树干基部粗皮,涂抹5~10°Bé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等,可防治核桃溃疡病,再于7~8月喷2次50%退菌特800液,可使病株率降低到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