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属(Elaeagnus L.)

(二)胡颓子属(Elaeagnus L.)

落叶或常绿灌木,直立或有时攀援状,有刺或无刺,全部密被银色或淡褐色、盾状鳞片;叶互生;花通常两性,有时杂性,常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内;花萼管状或钟状,在子房之上收缩,裂片4;雄蕊4,花丝极短;坚果包藏于花后增大的肉质萼管内。本属经济价值颇大,是一类野生核果类植物,不少种类的果实富有维生素、糖类及有机酸,可作果脯、果酱、果酒、果汁、果糕等果品加工原料。

本属约80种,我国约55种,攀西地区有11种1亚种1变种。

胡颓子属分种检索表

1.植株常绿;花秋、冬季开放,常1~7花簇生于小枝上呈伞形状总状花序;果实春夏季成熟。 ………………………………………………………常绿组

2.萼筒较短,四角形或杯状,在裂片下面常急骤收缩,花萼裂片通常长于萼筒或等长,稀较短。 ………………………………………………1.角花胡颓子

2.萼筒较长,圆筒形、钟形或漏斗形,有时微具4肋,花萼裂片基部不收缩或微收缩,裂片通常短于萼筒,稀等长。

3.花柱无毛。

4.侧脉与中脉开展成50~60度的角,网状脉在上面明显可见;叶片厚革质,椭圆形至阔椭圆形,稀矩圆形,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侧脉7~9对;萼筒长5.5~7mm;具刺。 …………………………………………………2.胡颓子

4.侧脉与中脉开展成45~50度的角,网状脉在上面不明显。花深褐色,萼筒钟形,长5mm;叶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下面灰褐色。 …………

……………………………………………………………………3.巴东胡颓子

3.花柱具星状柔毛。

5.果实长12~16mm,褐色或锈色,稀淡白色;叶片椭圆形至阔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

6.幼枝淡黄白色或淡褐色,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下面银白色,密被银白色鳞片和鳞毛,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叶柄长5~7mm,花梗长3~5mm;萼筒长5~6mm;裂片长2.5~3mm;花柱几无毛或疏生极少数星状柔毛。 ……………………………………………………………4a.披针叶胡颓子

6.幼枝锈色;叶片椭圆形,下面淡褐色,具较多的锈色或褐娜色鳞片,叶柄长10~15mm;花梗长6~8mm,萼筒长6~7mm,裂片长3~4mm,花柱疏生柔毛。 ………………………………………………………4b.大披针叶胡颓子

5.果实长8~12mm,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叶片窄披针形至窄椭圆形,稀椭圆形。

7.通常具粗壮的刺;叶窄椭圆形或窄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9cm,宽1~3.5cm,花柱密被淡白色星状柔毛。果实短矩圆形,长9~10 mm,果梗长4~6mm。 …………………………………………………………5a.长叶胡颓子

7.幼枝几无刺;叶窄矩圆状椭圆形,长3~10cm,宽0.8~1.5cm;花柱近无毛;果实椭圆形,被银白色鳞片,长12mm;果梗长10~13mm。………

…………………………………………………………………5b.木里胡颓子

1.落叶或半常绿直立灌木或乔木;花常春夏季开放,常1~3花簇生新枝基部叶腋,果实夏秋季成熟。 …………………………………………………落叶组

8.叶片下面或多或少具星状绒毛或柔毛,侧脉在上面通常凹下;幼枝和花各部均具星状绒毛;萼筒圆筒形;果梗极短,长0.5~2mm;叶柄长2~4mm,星状绒毛无柄。 ………………………………………………………6.星毛胡颓子

8.叶片下面秃净无毛,侧脉在上面通常平或微凸。

9.果实卵圆形,长5~7mm;萼筒漏斗形或圆筒状漏斗形。………………

…………………………………………………………………………7.牛奶子

9.果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16mm;萼筒圆筒形或钟形。

10.果梗直立,长3~18mm。

11.幼枝、花和果实密被银白色鳞片,萼筒长8~10mm。…………………

……………………………………………………………………8.银果牛奶子

11.幼枝和果实密被锈色或褐黄色鳞片,萼筒长5~6mm。………………

……………………………………………………………………9.南川牛奶子

10.果梗下弯,长15~45mm。

12.花柱无毛,不超过雄蕊;萼筒圆筒形,长5~10 mm,裂片长4~5.5mm;叶片上面通常具白色鳞片。 …………………………………10.木半夏

12.花柱密被星状柔毛,超过雄蕊;萼筒阔钟形,长4~5mm,裂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 ………………………………………………………11.窄叶木半夏

1.角花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

物候期: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2~3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灌木丛、草地。

分布:凉山州金阳等县。

用途:果实可食,生津止渴,可治肠炎、腹泻;全株治痢疾、跌打、淤积;叶治肺病、支气管哮喘、感冒咳嗽。本种为优良绿化造林树种,可在庭园栽植作绿篱,供绿化和观赏。

2.胡颓子

别名:羊奶子、甜棒捶、野枣子、野枇杷、柿蒲、卢都子。

学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

物候期: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30~2500m的向阳山坡或路旁杂、灌木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富含维生素,可生食或酿酒。果生津止渴,治痢疾、咳喘,叶治咳喘、痈疽、外伤出血等;茎皮纤维可造纸;植株也可作为绿篱和城市绿化树种。

3.巴东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difficilis Serv.

物候期:花期11月~次年3月,果期4~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2100m的向阳山坡林、灌丛中。

分布:美姑等县。

用途:果可食。

4a.披针叶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ex Diels.

物候期:花期8~10月,果期次年4~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800~2500m的向阳山地、河边、林中或灌木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

用途:果微酸涩,可加工果酱、果酒、果汁。水土保持和观赏树种,亦可作绿篱等。果实治痢疾,根、叶供药用,具有祛寒湿功效。

4b.大披针叶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subsp. grandifolia Serv.

形态特征:与原亚种的区别——本亚种幼枝锈色;叶片椭圆形,下面淡褐色,具较多的锈色或褐娜色鳞片,叶柄长10~15mm;花梗长6~8mm,萼筒长6~7mm,裂片长3~4mm,花柱疏生柔毛。

物候期:花期8~10月,果期次年4~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29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

分布:雷波等县。

用途:与披针叶胡颓子相同。

5a.长叶胡颓子

别名:牛奶果、牛奶子。

学名:Elaeagnus bockii Diels.

物候期: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800m的河谷、疏林、灌丛。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

用途:果实食用或酿酒。根、枝、叶供药用,根治哮喘及牙痛,枝、叶具有顺气、化痰、疗痔疮等功效。

5b.木里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bockii Diels var. muliensis C. Y. Chang.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的区别——本变种幼枝几无刺;叶片狭长,窄矩圆状椭圆形或近条形,长3~14cm,宽0.5~2cm,顶端圆形或两端钝形;花柱近无毛;果实长椭圆形,被银白色鳞片,长12 mm,直径5 mm;果梗长10~25mm。

物候期: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5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900m的向阳河边、灌木丛中或路边。

分布:凉山州木里、冕宁等县。

用途:与原变种相同。

6.星毛胡颓子

别名:星毛羊奶子、牛奶、马奶。

学名:Elaeagnus stellipila Rehd.

物候期: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2700m的山沟、灌丛、向阳丘陵地区、潮湿的溪边矮林中或路旁、田边。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会理等县。

用途:果饲用。根、叶、果可散淤、清热,治跌打损伤、痢疾等病。

7.牛奶子

别名:甜枣、阳春子、麦粒子、岩麻子、羊奶子。

学名: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本种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的植物,生于海拔20~3000m的向阳的林缘、灌丛中、荒坡上和沟边。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此植物体各部形态、大小、颜色、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

用途:果实可生食,制果酒、果酱等。根、果、叶供药用,具有清热利尿、止咳止血功效;叶还可作土农药杀棉蚜虫;优良水土保持树种,可作绿篱,亦是观赏植物;优良蜜源植物。

8.银果胡颓子

别名:银果牛奶子。

学名:Elaeagnusmagna Rehd.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2300m的灌丛、草地、山地、路旁、林缘、河边向阳的沙质土壤上。

分布:凉山州昭觉等县。

用途:果实可生食和酿酒,或饲用;观赏植物。

9.南川牛奶子

学名:Elaeagnus nanchuanensis C. Y. Chang.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750~1570m的向阳山坡或沟旁。

分布:凉山州雷波、越西、美姑等县。

用途:果实可生食,也可加工。果、根、叶入药,可清热利尿、止咳止血;叶还可作土农药杀棉蚜虫;植株也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可作绿篱,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10.木半夏

别名:多花胡颓子。

学名: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200~2100m的灌丛、草地。

分布:凉山州布拖、美姑等县。

用途:果实可食或酿酒;果、根、叶供药用,治跌打损伤、痢疾、哮喘。果实在医药上亦作收敛用;果饲用。

11.窄叶木半夏

学名:Elaeagnus angustata (Rehd.) C. Y. Chang.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100~3100m的向阳而又潮湿灌木丛中或溪谷两岸。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冕宁、会东、金阳、雷波等县。

用途:果实含糖分,可生食或作果酒。果、根供药用,具有收敛、治肿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