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属(Diospyros Linn.)
落叶或常绿乔木或灌木。无顶芽,叶互生,偶或有微小的透明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雄花常较雌花为小,组成聚伞花序,雄花序腋生在当年生枝上,或很少在较老的枝上侧生,雌花常单生叶腋;萼通常深裂,4(3~7)裂,有时顶端截平,绿色,雌花的萼结果时常增大;花冠壶形、钟形或管状,浅裂或深裂,4~5(3~7)裂,裂片向右旋转排列,很少覆瓦状排列;雄蕊4至多数,通常16枚,常2枚连生成对而形成两列;子房2~16室;花柱2~5枚,分离或在基部合生,通常顶端2裂,每室有胚珠1~2颗;在雌花中有退化雄蕊1~16枚或无雄蕊。浆果肉质,基部通常有增大的宿存萼;种子较大,通常两侧压扁。
本属约500种,主产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我国有57种6变种1变型1栽培种,攀西地区产4种1变种。
柿属分种检索表
1.叶小,长2~6cm,宽在2.5(3)cm以下,上面多小泡状突起,或多或少薄被柔毛,下面密被柔毛或沿中脉密被,余处疏被黄棕色柔毛;雄花花冠脊上有白色的长柔毛线。 …………………………………………………………1.岩柿
1.叶较大,长7cm以上。
2.枝无毛,极少稍被毛;幼枝褐色或棕色;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宽2.5~6cm;冬芽带棕色,平滑无毛;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cm。……………
…………………………………………………………………………2.君迁子
2.小枝或嫩枝通常明显被毛。
3.果无毛;果直径2~5cm。 …………………………………………3.野柿
3.果有柔毛,粗伏毛或绒毛,或变无毛。
4.叶两面有黄色柔毛,老叶上面变无毛,叶长6.5~17cm,宽3.5~10.5cm,基部圆形或两侧略不等,或阔楔形,侧脉每边7~9条;果较大,略呈钝四棱形或扁球形,长约(3)4.5~7cm,直径5(8)cm,有黄色柔毛;宿存萼外面有灰黄色或灰褐色柔毛,里面有浅棕色绢。 ………………………4.油柿
4.叶下面或上面脉上有微柔毛,或下面中脉上疏生长伏毛,或下面有暗黄色长柔毛。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5cm,宽2.5~7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老叶上面秃净,下面脉上有微柔毛,侧脉每边9~11条;叶柄长5~12mm。 ……………………………………………………………5.异萼柿
1.岩柿
别名:石柿、崖柿、小叶柿。
学名:Diospyros mollifoia Rehd. et Wils.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常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沟谷、溪边、灌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的各县市。
用途:木材可作小家具;果可提取柿漆;叶供药用,具有清热、消炎、健脾胃等功效。
2.君迁子
别名:黑枣、野柿子、软枣、乌枣、红蓝枣。
学名:Diospyros lotus Linn.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态习性:为阳性树种,能耐半荫,枝叶多呈水平伸展,抗寒抗旱的能力较强,也耐瘠薄的土壤,生长较速,寿命较长。生于海拔2800m以下的山坡、沟谷、田边地角、房前屋后。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分布或有栽培。
用途:成熟果实可供食用,亦可制成柿饼,又可供制糖、酿酒、制醋;果实入药可止渴、去烦热;果实、嫩叶均可供提取维生素C;未熟果实可提制柿漆,供医药和涂料用。木材质硬,耐磨损,可作纺织木梭、雕刻、小用具等,又材色淡褐,纹理美丽,可作精美家具和文具。树皮可供提取单宁和制人造棉。本种的实生苗常用作柿树的砧木,但有角斑病严重危害。
3.野柿
别名:山柿、油柿。
学名:Diospyros kaki Thunb. var. silvestris Makino.
形态特征:为栽培柿(Diaspyroskukivar.Sylvestris)的变种,与栽培柿的主要区别在于小枝及叶柄常密被黄褐色柔毛,叶较栽培柿树的叶小,叶片下面的毛较多,花较小,果亦较小,直径约2~5c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山地自然林或次生林中,或在山坡灌丛中,垂直分布约达1600m。
分布:木里。
用途:未成熟柿子用于提取柿漆。果脱涩后可食,亦有在树上自然脱涩的。木材用途同于柿树。树皮亦含鞣质。实生苗可作栽培柿树的砧木。
4.油柿
别名:油绿柿、绿柿。
学名:Diospyros oleifera Cheng.
生态习性:性喜光,生于较干旱的田园、路边。
分布:凉山州会理等县。
用途:果实供食用,糖味浓郁、水分较多,果可在树上自然成熟后变软,自然脱涩,亦可在未成熟时脱涩食用;宿存花萼(果蒂)入药。民间常用本种作柿树的砧木。
5.异萼柿
学名:Diospyros anisocalyx C. Y. Wu.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600~2000m的灌丛、山坡阳处、疏林及溪边。
分布:攀枝花市盐边及凉山州德昌、冕宁、西昌等县市。
用途:果可食,植株作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