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植建园
1.栽植时间
栽植银杏在落叶前至翌春萌芽前都可以进行,最好落叶后至封冻前移栽,以在早春萌芽前移植最好,春季栽植,银杏容易移植成活。裸根移植即可,此时地温尚高,利于受伤根系的愈合,进入休眠期后新陈代谢基本停止,树木经历了冬眠,植物的生理代谢趋于复苏易成活。
2.栽植模式
(1)矮秆密植
矮秆密植早果丰产园栽植密度大的330~440株/667m2,株行距为1m×2m、1m×1.5m;密度小的41~85株/667m2,株、行距可按2m×4m、2m×3m、4m×4m规格栽植。只要加强抚育管理,栽植后3~4年就开始结果,5~6年就有较高的产量。这种密植园银杏主干矮(20~40cm)、密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提早结果,增加早期单位土地面积果品产量。
(2)高干稀植
高干稀植丰产园是我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果用银杏栽培模式,株、行距一般采用4m×5m、5m×6m、6m×6m、8m×8m等。定干高度一般在1m以上,若管理措施得当,4~5年也能结果,后期产量较高,且管理方便,在结果之前,还可以间作,增加前期收入。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栽植方法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及日照充足的地块建园,以微酸至中性的壤土生长旺盛。低洼潮湿、盐碱重和土壤黏重地都不宜建园。
(1)整地
造林地一般于立冬前后深翻或春季造林前深耕,清除杂物、杂草,整平土地,实行全面整地的方式。整地前全面撒施腐熟的厩肥5000kg/667m2、磷肥或复合肥50kg/667m2作基肥,肥料与土壤混匀,浅松耙平。
(2)栽植
开塘规格视苗木大小而定,一般比苗木根幅大20~30cm,一般采用穴状整地,穴径60cm,深60~80cm,开挖时心、表土分开。栽植时挖坑宽、深1×0.8m,坑施腐熟农家肥10~15kg,配植雄株做授粉树,其花粉轻而多,传播较远,雌、雄株可按30∶1比例配植,并将雄株栽于上风口(按花期风向)。栽植苗时要尽可能少伤根系,以致延长缓苗期,影响生长和结实。在移植或定植中,植株挖起后应将主根略加修剪,侧根要尽量少伤或不伤,先填表土后填新土,待回土至塘深2/3时,将所要移栽的苗木修剪,去过长、受伤根系,放入栽植穴,回填心土。栽植时将苗轻轻提起,使根系自然舒展,与土接触后,然后再浇足水,待水渗下后再填土,栽植后要浇透水,1周后再浇。栽植深度一般与苗木在苗圃中的原深度持平,不能过深,采用浅栽堆土法。总之是做到“大塘浅栽、适量基肥、足水踏实”。
4.果园土、肥、水管理
定植后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施肥1次,对生长发育有良好的效果。幼龄银杏树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且停止生长早,必须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追肥可明显促进生长,5~6月份是银杏生长的旺期,每株可追施速效尿素0.1~0.3kg。在结实前期,5~10年生左右的树在落叶前施用厩肥20kg/株,施肥时应注意不能离幼树太近,以免烧根。生长季节要多次除草松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结实树的管理根据产量和树体状况施肥。植株萌芽后追施速效氮肥尿素0.5~1.0kg/株,6~7月果实膨大期再追肥1次,施复合肥0.8~1kg/株或浇施人粪尿。秋季落叶前施用厩肥10kg/株,银杏忌湿涝,雨季应注意地面排水。
5.病虫害防治
银杏树体内含多种有机物,如白果酸、白果酚、白果酮等,具有抑菌杀虫作用,比其他树种病虫害少,但随大气污染及栽培管理不当,也可导致病虫害大量发生。银杏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和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幼树期。
(1)立枯病
幼苗出土后,嫩茎尚未木质化,病菌自根茎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迅速扩大呈水渍状,随后苗木倒伏。防治方法:要选沙壤土或壤土的地块做苗圃地,播种前用五氯硝基苯与敌克松混合,混合比例为3∶1,然后与土配成药土即1m3土拌入4~6g敌克松与五氯硝基苯混合物,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种子。当幼苗开始生长时,间隔7~10天连续喷布2~3次立枯净。
(2)茎腐病
主要危害1~3年生幼树。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绿色,叶片下垂不脱落,后期病部皮层皱缩,导致茎基部腐烂后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应采取及时进行田间除草、松土,降低湿度,促进植株生长健壮。6月上旬喷布50%的多菌灵500倍液,10天左右喷布1次,连续喷布3~4次。
(3)小卷叶蛾
以幼虫为害叶片,应在发现幼虫时及时喷布敌杀死1500倍液,利用成虫多在每天6~8时栖息树干的习性,采用人工捕杀的防治措施。
当枝上出现叶片和幼果枯萎时,剪除被害枝烧毁,可消灭枝内幼虫。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25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配成1∶1混合液,用喷雾器喷湿树干,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杀死率为100%。喷布时应选择无风天气,注意药液不能喷布到叶片上,否则,易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