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肤木属[Rhus (Tourn.) L. emend. Moench]

(三)盐肤木属[Rhus (Tourn.) L. emend. Moench]

落叶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3小叶或单叶,叶轴具翅或无翅;小叶具柄或无柄,边缘具齿或全缘。花小,杂性或单性异株,多花,排列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或复穗状花序,苞片宿存或脱落;花萼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宿存;花瓣5,覆瓦状排列;雄蕊5,着生在花盘基部,在雄花中伸出,花药卵圆形,背着药,内向纵裂;花盘环状;子房无柄,1室,1胚珠,花柱3,基部多少合生。核果球形,略压扁,被腺毛和具节毛或单毛,成熟时红色,外果皮与中果皮连合,中果皮非蜡质。

本属约250种,分布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我国有6种,除东北、内蒙古、青海和新疆外均有分布。攀西地区产5种,其中盐肤木果实可食。

盐肤木

别名:肤木、盐麸树、夫烟树、五倍子树。

学名:Rhus chinensis Mill.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被锈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叶轴具宽的叶状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叶轴和叶柄密被锈色柔毛;小叶多形,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衡,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脉上较密,侧脉和细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突起,小叶无柄。圆锥花序宽大,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苞片披针形,长约1mm,被微柔毛,小苞片极小;花白色,花梗长约1mm,被微柔毛。雄花: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长卵形,长约1mm,边缘具细睫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长约2mm,无毛,花药卵形,约0.7mm;子房不育。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边缘具细睫毛,里面下部被柔毛;雄蕊极短;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散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

物候期: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林、灌丛。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果泡水代醋用,生食酸咸止渴。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