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属(Pyracantha Roem.)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枝刺;芽细小,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具短叶柄,边缘有圆钝锯齿、细锯齿或全缘;托叶细小,早落。花白色,成复伞房花序;萼筒短,萼片5;花瓣5,近圆形,开展;雄蕊15~20,花药黄色;心皮5,在腹面离生,在背面约1/2与萼筒相连,每心皮具2胚珠,子房半下位。梨果小,球形、扁球形,顶端萼片宿存,内含小核5粒。
本属共10种,产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中国有7种。攀西地区产4种。本属植物果实磨粉可以代粮食用,嫩叶可作茶叶代用品;植株常绿多刺灌木,枝叶茂盛,结果累累,适宜作绿篱栽培,很美观;茎皮根皮含鞣质,可提栲胶。
火棘属分种检索表
1.叶片下面与花萼外面密被绒毛,叶边全缘或近全缘。 ……1.窄叶火棘
1.叶片下面无毛或有短柔毛。
2.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先端常急尖或有尖刺,边缘有细圆锯齿。 …………………………………………………………2.细圆锯齿火棘
2.叶片通常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
3.叶边有圆钝锯齿,中部以上最宽,下面绿色。 …………………3.火棘
3.叶边通常全缘,有时带细锯齿,中部或近中部最宽,下面带白霜。……
………………………………………………………………………4.全缘火棘
1.窄叶火棘
别名:狭叶火棘、救兵粮、火把果。
学名:Pyracantha angustifolia (franch.) Schneid.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10月~次年2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100~3700m向阳的山坡地。耐旱能力强,在干旱禾草地和路边灌丛中均能生长。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均有生产,是几种火棘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种类。
用途:果实磨粉可作代食品或作饲料。火棘枝叶茂盛,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红果累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枝条有刺可作绿篱,在攀枝花及凉山州各县市应用极为广泛。果入药可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2.细圆齿火棘
别名:红子、火把果。
学名:Pyracantha crenulata (D. Don.) Roem.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9~12月。
生态习性:喜生于山坡、地埂、路边、沟谷、草地以及灌丛或疏林中。
分布:凉山州的冕宁、会东和美姑等县有生长。喜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山坡、地埂、山谷等。
用途:用途如窄叶火棘。
3.火棘
别名:救军粮、火把果、磨子果、水茶子、红子根、红子。
学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物候期:花期3~5月,果期8~11月。
生态习性:适生于山地、丘陵阳坡灌丛、草地以及沟边、河边、路旁。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同窄叶火棘。
4.全缘火棘
别名:救军粮、木瓜刺。
学名:Pyracantha atalantioides (Hance) Stapf.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态习性:火棘适应性强,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喜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的荒坡也能生长。
分布:凉山州、攀枝花市各县市均有分布,海拔1400~2800m。
用途:同火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