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属(Ziziphus Mill.)
落叶或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全缘或有锯齿,基部3~5脉;托叶常变为刺;花小,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或有时呈圆锥花序式排列;萼片、花瓣和雄蕊均5枚;子房埋藏于花盘内,2(4)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2裂;果为球形或长椭圆形、肉质的核果。
本属约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2种3变种,除枣和无刺枣在全国各地栽培外,主要产于西南和华南。攀西地区原产2种2变种。
枣属分种检索表
1.叶下面或至少沿脉裤毛,枝具长不超过6mm的短刺;核果直径约1cm。
…………………………………………………………………………1.滇刺枣
1.叶下面无毛或近无毛,或仅基部脉腋被毛;具2刺,长刺常在1cm以上,稀达3cm;核果较大。
2.小枝无短枝;花梗、花萼被毛;核果球形或倒卵球形,中果皮薄,不为肉质。 …………………………………………………………………………2.山枣
2.当年生枝通常2~7个簇生于矩状短枝上;花梗、花萼无毛;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中果皮厚肉质。
3.核果大,直径1.5~2cm,味甜;核两端尖,枝无刺。 ……3.无刺枣
3.核果小,直径在1.2cm以下,味酸,核两端钝,枝有刺。 ……4.酸枣
1.滇刺枣
别名:须须果、西瓜刺、酸枣。
学名:Ziziphus mauritiana Lam.
物候期: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生态习性:有较强的抗旱性,耐贫瘠,不耐荫蔽。生于海拔800~1500m的灌丛中。
分布:攀枝花市市区、米易、盐边及凉山州会理、会东的金沙江干热河谷。
用途:果可食或制蜜饯,木材供工艺、木器、家具等用,树皮供药用。
2.山枣
学名:Ziziphus montana W. W. Sm.
物候期: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400~2600m的山谷疏林或干旱多岩石处。
分布:木里、盐源等县。
用途:果可食或制蜜饯,木材供工艺、木器、家具等用,树皮供药用。
3.无刺枣
别名:枣树、枣子、红枣、大枣、大甜枣。
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mmis (Bunge) Rehd.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长枝无皮刺,幼枝无托叶刺。
物候期: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有较强的抗旱性,耐贫瘠,不耐荫蔽。
分布:凉山州宁南、雷波、甘洛等县。
用途:本种木材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工艺、木器、家具等用。根、果仁供药用,根可通经活络,果仁有养心安神、敛汗功效。
4.酸枣
别名:棘、酸枣树、角针、硬枣、山枣树。
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形态特征:本变种常为灌木,叶较小,核果小,近球形或短距圆形,直径0.7~1.2cm,具薄的果皮,味酸,核两端钝,与原变种不同。
物候期: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000~1800m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岗地或平原。
分布:攀枝花市米易及凉山州西昌、德昌、会东等县。
用途:酸枣的果实肉薄,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生食或制作果酱;种子酸枣仁入药,有镇定安神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等症;花芳香多蜜腺,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蜜源植物之一;枝具锐刺,常用作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