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楸属(SorbusL.)
落叶乔木或灌木;冬芽大形,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叶互生,有托叶,单叶或奇数羽状复叶,在芽中为对折状,稀席卷状。花两性,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萼片和花瓣各5;雄蕊15~25;心皮2~5,部分离生或全部合生;子房半下位或下位,2~5室,每室具2胚珠。果实为2~5,室小形梨果,子房壁成软骨质,各室具1~2种子。
本属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中国产50余种。攀西地区产28种,果实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可作果酱、果糕及酿酒之用或作为果树育种和砧木的重要原始材料的种类有16种。
花楸属分种检索表
1.单叶,叶边有锯齿或浅裂片。
2.果实上有宿存的萼片;心皮2~3,稀4,大部分与花托合生,仅先端游离;花柱2~4,基部合生。
3.叶片无毛或仅下面脉腋间有少数柔毛;果实直径1~2cm;叶片椭圆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叶边锯齿圆钝;果实3~4室。 …………1.大果花楸
3.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有时逐渐脱落近于无毛,叶边有尖锐锯齿或重锯齿;果实直径小于1cm。
4.果实长卵形或长椭圆形,2室;叶片下面绒毛逐渐脱落,边缘有重锯齿、单锯齿或浅裂片。 ………………………………………………………2.长果花楸
4.果实球形或卵形,2~5室,叶片下面绒毛永不脱落。叶基圆形或宽楔形,伞房花序具少数花朵,叶片长8~15cm,下面中脉及侧脉光滑无毛;果实外面具斑点,3室。 ……………………………………………………3.黄脉花楸
2.果实上无宿存的萼片,全部脱落;心皮2~3,稀4~5,全部与花托合生;花柱2~5,基部合生。
5.叶片下面无毛或微具毛。
6.叶脉(6)10~20(24)对,直达叶边锯齿尖端。叶边锯齿圆钝,侧脉10~18对;花柱4~5。 ………………………………………………4.美脉花楸
6.叶脉7~11对,在叶边略为弯曲。
7.花序完全无毛;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至椭圆倒卵形。叶边锯齿较尖锐,仅基部全缘,下面中脉上具有绒毛;果实卵形,2~3(4)室。 …5.毛序花楸
7.花序具白色绒毛;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下面具绒毛,不久脱落,叶边锯齿较钝,近基部全缘;果实卵形,2~3室。 ………………6.毛背花楸
5.叶片下面被绒毛。
8.果实椭圆形,近平滑;中脉、侧脉(8~15对)和叶柄上均被白色绒毛。
………………………………………………………………………7.石灰花楸
8.果实近球形,有少数斑点。叶片下面被灰白色绒毛,中脉和侧脉(12~14对)无毛,叶柄无毛或微具绒毛;花梗和萼筒外有白色绒毛。………………
………………………………………………………………………8.江南花楸
1.羽状复叶;果实上有宿存的萼片;心皮2~4,稀5,大部分与花托合生;花柱2~4(5),通常离生。
9.小叶片2~7(9)对。
10.矮小灌木;小叶片4~9对,长1~2cm,边缘有细锐锯齿;托叶披针形或线形。 …………………………………………………………………9.铺地花楸
10.直立乔木或灌木,高在3m以上。
11.托叶膜质,脱落早;果实白色或红色。叶边有尖锐锯齿,小叶片4~8对,先端急尖或渐尖,上半部边缘均有锯齿,下面中脉上具绒毛。 …………
……………………………………………………………………10.湖北花楸
11.托叶草质,脱落迟;果实红色,叶边锯齿8~20,浅钝,叶轴和叶片下面无毛或仅中脉上具少数短柔毛。 …………………………………11.华西花楸
9.小叶片7~21对。
12.小叶片长通常在2cm以下,对数较多,常在12对以上;花梗、总花梗、叶轴和小叶片中脉上常具锈红色柔毛。 ………………………12.红毛花楸
12.小叶片长在2cm以上,对数较少,常在12(17)对以下。
13.叶边锯齿较少,仅在顶端有锯齿,其余部分近于全缘。果实白色;花梗、总花梗和叶轴下面无毛或近于无毛;叶边锯齿5~8;托叶草质或近膜质,披针形。 ………………………………………………………………13.球穗花楸
13.叶边锯齿较多,全部都有锯齿或仅基部全缘。
14.果实淡红色,小枝肥厚;萼筒无毛。 ……………………14.西南花楸
14.果实白色。
15.小叶片8~12对,全部边缘有锯齿(10~14),下面近于无毛;叶轴和花序有稀疏白色柔毛。 ………………………………………………15.陕甘花楸
15.小叶片9~13(17)对,边缘仅上半部或三分之二以上部分有锯齿(5~10),下面苍白色,有稀疏柔毛;叶轴和花序有稀疏黄色柔毛。…………………
……………………………………………………………………16.西康花楸
1.大果花楸
别名:沙糖果。
学名:Sorbus megalocarpa Rehd.
物候期: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000~2300m暖湿的山谷和沟边或岩石坡地等。
分布:凉山州的甘洛、雷波等县。
用途:鲜果可酿酒,树木可供观赏,木材可用作家具和雕刻以及工艺品材料。
2.长果花楸
学名:Sorbus zahlbruckneri Schneid.
物候期:果期7~8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300~2000m的灌木丛、沟谷或密林中。
分布:凉山州甘洛等县。
用途:植株可在庭园种植,供绿化和观赏。
3.黄脉花楸
学名:Sorbus xanthoneura Rehd.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400~2800m的杂木林、路边。
分布:凉山州会理等县。
用途:庭院栽培,供绿化观赏。
4.美脉花楸
学名:S. caloneura (Stapf) Rehd.
物候期:花期4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普遍生于海拔600~2100m杂木林内、河谷地或山地。
分布:美姑等县。
5.毛序花楸
学名:Sorbus keissleri (Schneid.) Rehd.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3200m的灌丛、沟谷。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花、叶(毛序花楸)、果实(野麻梨子)入药能健胃、助消化、恢复体力。
6.毛背花楸
学名:Sorbus aronioides Rehd.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500m左右的灌丛、沟谷。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7.石灰花楸
别名:翻白树、石灰树、反白树。
学名:Sorbus folgneri (Schneid.) Rehd.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耐寒,也耐阴,喜湿润肥沃土壤。常散生于海拔1700~2400m的溪谷、山沟阴坡山林地。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石灰花楸树姿优美,春开白花,秋结红果,十分秀丽,适宜于园林栽培观赏。木材可制作高级家具,枝条可供药用。
8.江南花楸
学名:Sorbus hemsleyi (Schneid.) Rehd.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900~3200m山坡干燥地疏林内或与常绿阔叶树混交。
分布:米易、雷波等县。
9.铺地花楸
学名:Sorbus reducta Diels.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常生于海拔3000~4000m多石谷地矮生灌木丛中。
分布:凉山州木里等县。
用途:庭院栽培,供观赏绿化。
10.湖北花楸
学名:Sorbus hupehensis Schneid.
物候期: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耐寒冷,喜湿润肥沃土壤。混生于海拔900~4200 m的阔叶林中,常沿溪沟山谷阴坡地繁生。
分布:凉山州木里、雷波等县。
用途:湖北花楸树姿优美,花白如雪,果白如珠,秀丽别致,宜成片配植于山麓坡地、疏林谷地,点缀池畔溪边,别有风姿。木材可制家具,树皮可提制栲胶。
11.华西花楸
学名:Sorbus wilsoniana Schenid.
物候期:花期5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300~3500m的杂木林、草地。
分布:凉山州布拖、普格等县。
用途:枝叶茂密,秋季变红,大形红色果穗经久不落,甚为美观,有栽培价值。
12.红毛花楸
学名:Sorbus rufopilosa Schneid.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1800~4000m的山地杂木中或沟谷旁。
分布:攀枝花市及凉山州各县市。
用途:庭院种植,供绿化观赏。
13.球穗花楸
学名:Sorbus glomerulata Koehn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700m左右的灌丛、沟谷。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庭院栽培,供绿化观赏。
14.西南花楸
学名:S. rehderiana Koehne.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普遍生于海拔2600~4300m山地丛林中。
分布:冕宁、盐源、木里等县。
15.陕甘花楸
学名:Sorbus koehneana Schneid.
物候期:花期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温带树种,好温润肥沃土壤。常生在溪谷阴坡山林中。
分布:凉山州美姑等县。
用途:陕甘花楸枝叶秀丽,秋季结白色果实,是一种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
16.西康花楸
别名:川滇花楸、爪瓣花楸。
学名:Sorbus prattii Koehne.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生于海拔2200~3900m的杂木林中。
分布:凉山州金阳、美姑等县。
用途:西康花楸的根皮可药用,具行气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用于治疗牙龈肿痛、肾虚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