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植建园
建园以选土层较厚、土质较松的山地为佳,视坡度大小掀开梯田或等高撩壕。
1.栽植时间
春季秋季栽植均可,春季栽植最佳。在落叶后至春发芽前定植;或春末夏初雨水充足,亦宜定植。
2.栽植模式
视土壤肥力而定,株行距按4 m×5 m或3 m×4 m,种植密度为200株/667m2。
3.栽植方法
(1)土壤管理
在春季萌芽前施肥浇水后,果园覆草或覆秸秆,将麦草或秸秆粉碎至10cm以下,平铺树冠下,厚度达15~20cm,上面压一层薄土,防止被风刮走和火灾的发生,以后每年补充,维持覆盖厚度,连续3~4年后深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深翻时期一般在夏、秋两个季节进行,同时结合扩穴压入绿肥植物。秋季无灌水条件的果园应在夏末秋初雨季结束前进行,压绿肥以豆科植物木樨、紫花苜蓿、白三叶草为好,也可就地取材,利用荆条等绿色植物做肥源。
(2)栽植
山楂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因此,定植当年地上部生长较弱,第2年缓苗后,长势转旺,以后便一年比一年旺。中耕早春刨树盘应在土壤解冻后进行,刨后平整保墒,深度在20cm左右,生长季进行中耕除草3~4次,清除根蘖,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4.果园土、肥、水管理
(1)基肥
将腐熟好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在当年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一次性施入,有机肥施用量幼树为5kg/株,盛果期树为75~100kg/株,也可以按产1.0kg鲜果,施足1.0~2.0kg有机肥的比例施入。同时需配合施入一定量的化肥,盛果期大树每株施尿素1.5~2kg、过磷酸钙3~4kg、硫酸钾1.5~2kg,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施入土中30~50cm左右深处,环状沟施、放射沟施、条沟施、穴施均可。
(2)追肥
在萌芽后至开花前追施,此次追肥主要是氮肥,施用量幼树为0.5~1kg/株,盛果期树1.5~2kg/株。在7月中旬,以磷、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和幼果生长。在8月中下旬以磷、钾肥为主,可选用复合肥,施用量幼树为0.5~1kg/株,盛果期树1.5~2kg/株,能明显增加单果重和促进果实着色,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品质量。追肥后配合浇水肥,不能浇水的果园要选择在雨后追施,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新梢速长期每10d喷1次0.3%的尿素液,共2次。8月份果实膨大期每15d喷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共2次。秋季果实采收后,喷1次0.5%的尿素液,也有较好效果。喷施叶面肥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及下午4时以后,避开中午高温。在山楂采收前20d禁止叶面喷肥,以防止对山楂果实产生污染。
(3)灌水
灌水一般结合秋施基肥进行,1次浇透,早春土壤解冻后萌芽前结合追肥灌1次透水。果实膨大前期如果干旱少雨要及时灌水,有利于果实增大。
5.整形修剪
双层5主枝分层形树形干高60cm左右,第1层均匀分布3个主枝,主枝角度60°~70°,配备2~3个背斜侧枝。第2层两个主枝,角度50°~60°,配备1~2个背斜侧枝,层间距80~120cm,上层主枝长度不超过下层主枝的2/3。开心形树形干高50cm左右,全树3~4个主枝,基角40°,每主枝配备2~3个背斜侧枝。合理控制树高,对解决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极为重要,树高控制在株距的75%~80%为宜。
(1)冬季修剪
①防止内膛光秃。
由于山楂树外围易分枝,常使外围郁闭,内膛小枝因为光照不足而生长势弱,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秃裸。防止内膛光秃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枝、直立枝以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回缩冗长、衰弱的主侧枝。健壮部位复壮,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更新,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对所萌发的分枝放缩结合,以利于结果和增加枝组。
②少短截。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以保护花芽。
③复壮。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由于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枝条下垂,生长势逐渐减弱,骨干枝出现焦梢,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于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应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叉处,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冬季修剪完成后较理想的留枝量是120~140个∕m2,其中花枝量占30%~40%。主枝背上不留大、中型直立旺长枝组,高度不超过15cm,粗度控制在主枝的1/2以内。
(2)夏季修剪
①疏枝。
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叶幕厚度保持在30~45cm。
②拉枝。
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条拉平,缓势促进成花,增加来年产量。
③摘心。
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膛枝长到20cm时,选择有培养空间的留15cm摘心,促进花芽形成,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7月底之前对摘心后未停止生长或长度超过30cm的直立新梢全部留15cm左右短截,剪留后的顶芽当年即可成花;9月份将冬剪时需要剪掉的各类长枝、密集枝疏除,减少冬季修剪量和降低养分消耗,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树体营养贮备。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提倡使用有机农药、生物性农药,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化学合成农药。
①结合刮树皮在4月上旬萌芽前(花芽鳞片松动期最好)喷5°Bé石硫合剂1次,喷细、喷均、喷到水洗状,可加13%的洗衣粉增加展着力。
②防治白粉病在花蕾期和花后进行,选择药剂为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25%粉锈宁600~700倍,共2次。
③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喷1次蛾螨灵或110%阿维菌素3000~4000倍,防治山楂红蜘蛛和桃蛀螟。
④在6月下旬~7月初蚧壳虫若虫孵化盛期喷1~2次10%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用药细致周到即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⑤在7月上中旬~9月中旬,每隔20d喷1次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和5000倍10%吡虫啉或10%的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防止食心虫危害,杀菌剂可以保护果面,使果面光洁,色彩艳丽。如果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可在6月上中旬幼虫出土盛期,用50%的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喷撒地面,消灭出土幼虫。用药前注意清除杂草,保证药剂和地面接触。
⑥落叶后清扫果园落叶、落果、病虫枝,集中销毁,清理果园卫生。
7.花果管理
(1)疏除花序
在花期疏除花序,不仅能节约养分,明显提高坐果率,也是克服山楂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有效措施。具体时间是在山楂花序分离前至花期进行,以早疏为好。疏除花序按营养枝和结果枝比例,即强树1∶1、中庸树1.5∶1、弱树2∶1的留量进行,采取疏除后部花序,留前端花序,疏除弱花序,留壮花序,疏除下垂花序,留直立花序的原则,并使花序分布均匀。
(2)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小年树盛花期和花后10d各喷1次0.05g/kg“九二〇”,增加单果重,提早成熟。大年树在盛花期喷1次即可。
(3)花期喷硼
硼能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对子房发育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山楂花期喷施0.3%的硼砂,可以明显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4)适期采收
适期采收可保证果实着色良好,果实整齐。过早采收未充分成熟果实,着色不良、含糖量下降、硬度大、产量降低,过晚采收会造成严重落果。一般在9月中下旬~10月中旬进入采收期,山楂是小型果,很多地方采用击落和摇落的方法采收,这样采收的果实,虽然外观和手采果无明显差异,但果实不仅不耐贮藏,而且加工后果肉颜色发暗、变硬,降低商品价值,因此提倡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