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碑文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

札记:碑文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

自“以史为鉴碑”揭碑,每年汤山街道湖山村村民都要在这里燃放鞭炮,宣读祭词,隆重举行村祭,祭奠在侵华日军湖山村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在湖山抗击日军战斗中牺牲的中国军人。在悼念死难村民、缅怀抗日烈士的同时,告诫人们勿忘历史,也让青少年受教育,增进他们的爱国情怀,珍视和保卫和平,为实现强国梦想努力。

至2019年底,由政府出资建造的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共21座,而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社区建成的“以史为鉴碑”,则是第一座由老百姓自发出资建造的遇难同胞纪念碑。这块纪念碑的落成,既是表达了村民对遇难同胞的缅怀和思念,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竭尽所能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有力抨击。

应该说,这座建在村民公墓里的“以史为鉴碑”,不仅仅记载了发生在湖山的暴行,留下历史的瞬间,而且体现了国民意识的进步。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个体,看到了家庭,看到了国家,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湖山村村民遭侵华日军血腥屠杀的这段历史,成为村史馆重要的展示内容。

汤山街道的调查结果显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并非始于1937年12月13日,而是始于日军实施“南京攻略”,开始进攻南京外围阵地的12月初,南京大屠杀的节点也并非结束于1938年1月下旬,而在1938年2月以后,造成数十人以上大屠杀仍在南京不断发生。

(1)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7页。

(2)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8·幸存者口述续编(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5页。

(3)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8·幸存者口述续编(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5页。本节没有加注的证言,均引自该史料集,第1087—1013页。

(4)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南京地区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西岗头遇难同胞纪念碑

位置:宁区汤山街道西梅行政村西岗头,

西岗头全体村民2005年12月立。

一九三八年二月八日(农历正月初九),本村被日军集体枪杀的二十二人中,仅有陈万有一人死里逃生,死亡二十一人。……遇难者除外地二人外,本村共计三十五人,被烧房屋九十一间又二十六间厢房,损失粮食、衣、禽、畜等不计其数,损失惨重。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牢记悲惨的历史教训,弘扬爱国主义、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值此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本村全体村民,自发捐款,建立此碑,以慰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