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港上空的冤魂

十二 煤炭港上空的冤魂

沿江边路从中山码头向长江下游,经老江口前行1000余米,不多远就到了煤炭港。

地名煤炭港,顾名思义。清代末年,这里有一条汊河与长江相通,徐州贾汪等四家煤矿在此装卸煤炭,逐渐形成了专门储运煤炭的港口。后来,人们便称这个码头为“煤炭港”,进出码头的马路也叫作“煤炭港路”。沪宁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下关车站货场的中转站,江边建有车站货场码头,实行铁路、水运联运。民国二十二年(1933),南京铁路轮渡桥建成通车后,为便于北煤南运转运,在这里又建设了几个大型露天和室内的库房。迨至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轮渡所和专用线才逐步“下岗”。20世纪90年代后,几条企业专用线先后停用,煤炭运输业务结束。近年来,由于下关滨江风光带的建设,道路重新规划,原煤炭港路的通道作用基本丧失。我们寻访到这里时,拆迁改造和建设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

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由南京市政府设立,1985年建成。碑座依江堤防洪墙而建,有三层台阶,第二层正中斜靠一个直径为30厘米混凝土制成的花圈,碑身长135厘米,高90厘米,整个碑体庄重、朴实、简洁、大方。简洁明了的碑文告诉我们,煤炭港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要遗址之一,1937年12月17日,日军从各处搜捕我已解除武装之士兵及平民3000余人,拘禁于煤炭港仓库或江边露场,以机枪射杀,其伤而未死者,悉被押入附近茅屋,纵火活焚致死。

碑文所记旷世未闻,兽行暴虐令人震惊,站在碑前我们思潮久久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