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门:7000 多冤魂的见证

三 仙鹤门:7000 多冤魂的见证

循着侵华日军进攻南京的印迹,我们从龙潭出发,沿312国道经栖霞来到尧化门街。

仙鹤门与尧化门相距不足十公里,是日军自汤山进攻南京的必经之处。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的仙鹤门,为南京明城墙外郭18座城门之一,外郭城门中最东的一座城门,西北有尧化门、西南有麒麟门、沧波门。外郭,俗称土城头,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筑城砖,以弥补和加强京城的防卫。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周长号称180里,实际为120里。现今外郭城门无存,但在麒麟门至尧化门的路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据有关资料说,民国初年,政府为修建郊区公路,沿外郭土城改造扩建成了公路,仙鹤门、麒麟门就在那次施工中被毁。

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在仙居雅苑附近,但驱车沿鹤鸣路往前,没有导航设备带路还是很难一下子找到。

纪念碑建在山坡上,由于坡上有树,碑被挡住,站在坡下并不容易发现。我们将车停在仙林“仙居雅苑”小区苏果超市门前,绕过一片小树林,走上几级台阶,就到了纪念碑前。与一般的纪念碑不同,这并不是一块整碑,而是由断裂分开的两块巨型石块组成,碑名、碑文左右而立,其中左侧石块用中、英、日三种文字刻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字样,右侧梯形状石块上则铭刻着碑文。碑后就是隆起的“大坟”,葬着遇难者的遗骸。

纪念碑特别之处还在于,没有注明立碑单位,没有落成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        韩娃丽_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