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戒坛”成为侵华日军的屠场

“天下第一戒坛”成为侵华日军的屠场

古林寺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不远的清凉山北侧,今已不存,其遗址在今北京西路的江苏省委机关大院一带。该寺始建于梁代,名为观音庵。明代时,与香林寺、毗卢寺并称为南京城内三大名寺,被奉为“中兴戒律第一祖庭”,有“天下第一戒坛”之称。

日军侵占南京后,这一方净土也变成日军屠杀之地。

1937年12月底,日军不断将从国际安全区内搜捕来的青壮年数十人、数百人分批地押至古林寺后的山坡上处死。因为救济难民的需要,约翰·马吉经常来往下关和宁海路5号国际委员会总部,多次目睹日军从金陵大学难民区将他们认定的“中国士兵”抓捕到江边或是其他地方处死。在日记中,他记道:“几天前,日本兵去了金陵大学,那儿大约有4000名男性难民。日本人向他们宣布,如果中国士兵主动站出来,不仅不会杀害他们,而且还要1937年12月30日给他们工作。日本人给他们20分钟的考虑时间,然后叫中国士兵向前一步走,有200多人走了出来,接着他们被带走了。在路上日本人又抓了一些不是士兵,但日本人认为是当兵的人。他们被带到位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下关之间的古林寺附近,在那儿他们全被刺死。”

时任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金陵大学教授斯迈思在12月27日致家人的书信中也有同样的记述:“日军占领南京已经两周……昨天金陵大学登记的过程中,有二百多人志愿承认他们过去当过兵或当过部队的夫役(这两个名称对于被征用的平民劳力来说区别并不明显),因为日军许诺,如果他们承认,他们就会获准工作;而若不承认就会被枪毙。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他当时被刺昏了过去,醒来时日本人已离开,于是他挣扎着回来。威尔逊说他有一处伤口太严重,不可能保全性命。我们听了这些,午饭就吃不下去了。我们中有些人因为这些事连早餐也没咽下去。”

加害者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井家,在12月22日的日记中记载了古林寺发生的又一次屠杀事件。他说:“下午5时天快黑时去大队本部集合,听说是去杀死败兵。过去一看,只见161名中国人老老实实地待在本部院子里,他们望着我们的行动,全然不知死神的降临。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夕阳西下,仅能分辨出晃动的人影。这里只有不多的几所民宅。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有的哇哇叫着,有的边走边嘟囔着,有哭的,有的知道死到临头而失去了理智。吃败仗的士兵最后的归属就是被日本军杀死。用铁丝捆住他们手腕,扣住脖子,用木棒敲打着拉走。其中也有勇敢地唱着歌迈着大步的士兵。有装着已被刺死的,有跳入水中咕嘟嘟挣扎的,也有为了逃命,紧紧抱住屋梁藏起来,任凭怎么喊也不下来的士兵。于是我们就浇上汽油烧房子,两三个被烧成火人的人刚跑出来就猛然被刺刀捅死。昏暗中,嗨、嗨,憋足劲呐喊着用刺刀捅着,捅死要逃走的家伙,或用枪砰砰地打。片刻间这里成了人间地狱。结束后,往遍地的尸体上浇上汽油点着火。看到火中还有活动的家伙就打死。后面的房子燃起熊熊大火,房顶的瓦片掉了下来,火花四下飞溅。返回途中回头看了看,熊熊大火还在燃烧着。”

由于这一带环境偏僻,日军除了就近将安全区抓捕的难民成批带到这里处死,还经常将在街头抓捕的零散难民押到这里屠杀。1938年春,日军将十余名被疑为“便衣兵”的平民,一个个活活地钉在古林寺的院墙上……

据慈善团体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救济队埋尸资料记载,1938年2月14日,在古林寺旁收殓尸体109具,掩埋在古林寺山上;1938年2月20日,在龙池庵收殓尸体154具,掩埋在古林寺后山上;1938年2月22日,在西康路上收殓尸体30具,掩埋在古林寺后山上。(6)

安全区内女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