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没胫的花神庙

二十一 血染没胫的花神庙

花神庙地处南京城南凤台路望江矶附近,距中华门城堡约5公里。

历史上,花神庙曾是皇家御用花园。相传,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让皇宫一年四季都有鲜花装扮,朝廷派人四处寻找培育鲜花的宝地。因为城南丘陵一带土质、气候和地势都比较合适,而被选中专门从事苗木的生产,这便是花神庙村的由来。但是花神庙有庙,却是清代的事了。《江宁县志》记载,花神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约5亩,庙内有一间大殿和10多间配殿,供奉着花神百余尊,主供三头六臂的善事菩萨,并在庙外的广场上建有“凤凰大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辰和九月十六菊花生辰,当地花农齐聚花神庙,举着旗幡,携带香烛祭品,虔诚膜拜,祈求花神保佑赐福。如今,庙已不存,但这一带仍有一连串以花命名的道路,诸如菊花台、花露岗、郁金香路、紫荆花路、玉兰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坐落在南京功德园东侧的高岗处,出中华门在雨花西路坐44路公交车,经安德门、望江矶6站后到花神大道,下车右拐不远就是。

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似一头仰首向上吼叫的坐狮,簇拥在苍松翠柏葱绿之中,长达30余米的上面碑廊上镌刻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金色的大字,周围镶嵌着已知的千余名遇难者的姓名。一名功德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该碑于1987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立,2001年12月结合环境改造进行了重新建设。这几年,由于前来祭祀的人们不断增加,特别是为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后,再次进行了改扩建。新建成的纪念广场依山而成,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可同时容纳数千人活动。

花神庙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          韩娃丽_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