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三易其址
为满足南京及苏南地区用电,作为百年老厂,下关电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断扩容改造。1957年第一次在原址扩建改造,三期工程至1961年全部竣工投产,装机容量达11.5万千瓦,为当时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承担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1993年12月,省电力公司独家投资又对电厂进行技术改造,拆除旧机组,新装2台12.5万千瓦机组,引进芬兰烟气脱硫装置,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1997年,引进了国内第一套炉内喷钙炉后加湿活化脱硫工艺,两台12.5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98年12月、1999年7月竣工投产,是中国容量最大、投产最早、运行最稳定的干法脱硫城市环保示范电厂,为不断增长的南京乃至全省供电需求作出特殊的贡献。2003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下关电厂划归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并对工厂2台机组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容为27.5万千瓦。为改善城区环境,扩大产能,经国家发改委核准,2009年,电厂实施搬迁扩建计划,迁至栖霞区靖安街道。
由于工厂改造,2000年7月时,“死难工人纪念碑”再次被拆除重建。重新设计建造的纪念碑,由生活区门口移至厂区大门附近。碑址与曾作为孙中山迎榇奉安大典临时指挥部和电厂办公用房的“小红楼”相邻,保持了1951年重建时的碑名、碑文与题款,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由柱体变为曲面体。碑文比较长,留有过往时代的深刻印迹,此录后:
这座纪念碑,是我们电厂工人为纪念被蒋匪帮和日寇迫害而死的45位工人弟兄,以及在美蒋飞机轰炸下,英勇殉职的两位同志而建立的。
1937年冬,日寇攻战南京前夕,反动官僚资本家宋子文和他的帮凶潘铭新等,为了保全他们的私产扬子公司首都电厂,竟灭绝人性用尽欺骗恐吓威逼利诱手段,迫使我们工人替他卖命留守,如当时原打算携家撤退的工人李春江,就被那些狗腿子硬逼着留下来,李大嫂想找她丈夫商量避难的事,也被那些走狗阻挠着,不许他们夫妻见面。
12月18日,南京沦陷后5天,被迫留守的工人中李春江等45人惨遭日寇杀害了,与此同时,蒋匪帮的那些反动头子和他们的奴才走狗,早已逃到四川和香港,他们正在那里盘算着向日寇卖国投降的阴谋。
更其可恨的,抗战胜利以后,豪门走狗潘铭新又一次施行他的欺骗手段,竟然假仁假义,在厂里的旗座上,立起一块碑,说是纪念我们死难的工人弟兄的,其实他的目的是要麻痹我们工人的阶级仇恨心和削弱我们工人的斗争意志,这种行为,真是阴狠毒辣到了极点。
感谢毛主席和共产党解放了我们!两年来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抚养教育下,我们职工弟兄的阶级觉悟程度普遍提高了,大家认清楚了反动统治者的狠心鬼脸,因此,在今年三月展开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的一次群众大会上,全场职工齐声怒吼:“我们要铲除掉反动遗留下来的什么碑记,再不能让我们被迫害而死的弟兄们含冤受辱了呀!”大家万分悲愤地一人一铁锤,粉碎了那座侮辱我们工人的旗座。
下关电厂死难工人纪念碑 韩娃丽_摄
紧接着,在我们工人阶级取得了辉煌胜利的红旗底下,用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力量,为纪念和安慰死去的被迫、被剥削、受难牺牲的弟兄们,来建立起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
在建碑过程中,同志们一致提出,为追念1950年2月28日,在美蒋飞机轰炸我厂时,因坚持工作岗位而光荣献出生命的张余海和赵春富两位同志,为纪念他们的革命英雄表现,永垂不朽,我们谨以崇敬和痛惜的心情,在这座纪念碑上,题上他们的名字与事迹。
碑刻的醒目之处,刻有45位死难工人姓名:胡学仁、张义士、沈坤林、姜洪才、许颂香、陈金和、凤听贤、宋梅根、金义宝、张炳荣、全小宝、王麒麟、王剑英、朱福钜、姚锡璋、高延才、孙国义、刘鸿举、朱茂忠、杨寿根、李春江、刘建文、周孝贵、王剑隐、张伯顺、王世农、刘英根、窦义方、徐京生、孙长富、袁得胜、陆礼康、张阿龙、俞磐生、王世忠、朱贵才、郭永生、毛春生、王升根、刘浩成、徐根才、尹阿大、赵东来、周雨泉、李宝松。
碑文与1994年下关发电厂内部出版的《下关发电厂工人运动史(1909—1990)》基本一致,但就工人如何被留下则与“殉职工友纪念碑”内容出入较大。
“死难工人纪念碑”是南京第一座企业所建,并刻有死难者姓名的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碑,它是日本法西斯在煤炭港屠杀平民百姓的重要内容与实证之一。1984年9月,“死难工人纪念碑”被列为南京市下关区(今鼓楼区)文物保护建筑。
南京下关电厂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沧桑巨变。
据悉,原址将与现存的民国建筑,依托“铁路文化博物馆”整体配套工程,以滨江商务、文创旅游为重点,建设成为一个集人文、历史、娱乐、休闲等众多属性于一体的综合体,继续为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