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成为地名的江东门
南京江东门,原先是南京明城墙中外郭的一个城门的名称,现在只是一个地名。
江东门是南京明城墙中外郭的18座城门之一,处于南京城市的西南部,因城门临近长江以东而得名。它东往水西门,西通上新河,有河道径流流入长江;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南京城外西南部商业和交通中心,粮食、木材的主要集散地。而今,随着南京城市的建设发展,它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区域。
如今江东门已经不复存在,空留“江东门”之名,但它的记载却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明外郭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城墙上则宽6—8米。消失年代大约在清末民国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再也找不到江东门的痕迹了,它原先在哪个位置?是什么样子?好像也有指认,但说法不一,有人确切地说,江东门的城门旧址位于今茶亭东街,纪念馆围墙外。并说江东门门外还筑有江东桥。不管怎么说吧,如今江东门的城门、石桥遗址均已不存,只是地名沿用至今,好在我们还知道曾经几何,毕竟还有过江东之门,不然真要愧对江东父老了!
我们查找了有关江东门的历史,有两条吸引住我们的目光:
一是,1930年国民党在此建立中央军人监狱,又称军政部军人监狱、中央海陆空军人监狱。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于1931年4月29日在该监狱中央操场被杀害,就义前他写下了豪气冲天的诗篇:“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二是,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南京,部分被俘的中国守军和中国百姓一起在江东门被日军用机枪射杀。1985年,中央批准南京市在位于江东门附近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纪念馆已成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201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南京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江东门”,所指大约包含两个方位:一个是说以江东门为圆心、方圆约800米到1000米的范围;另外一个,也是最明确的含义就是指称的“江东门纪念馆”,全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