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咽的草鞋峡

十三 呜咽的草鞋峡

草鞋峡位于南京幕府山的西麓,下关以北。过去这里并不好找,十多年前我们到了上元门,连续问了几个人,还没有找到这个地方。

如今,随着滨江风光带的建设,幕燕风景区已经建成,沿幕燕滨江大道一直往前,途经观音阁、石经苑、头台洞、二台洞、情缘广场、三台洞、梵音苑、五马渡广场等景区,约1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处。

一座通体白色的纪念碑屹立在幕府山的峭壁之旁,犹如一枚待发的导弹耸立在湛蓝高远的苍穹之下。碑前,我们深深地三次鞠躬,有人还掏出手机,把刚刚录制的国庆大阅兵的片段放在碑前播放,口中念念有词地绕碑转了一圈。

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           韩娃丽_摄

纪念碑共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碑高12.13米,分为碑基、碑座、碑身3个部分,碑基为3层台阶,象征南京于12月13日沦陷,30万同胞惨遭日寇杀害。碑底、碑座都为黑色,碑身为白色,高815厘米,隐含8月15日侵华日军向中国人民投降的日子。碑身为城堡式结构,也为3层,向上逐步内收。第一层顶上四角分别雕刻着谯楼,第二层正面悬塑一直径约50厘米的花圈,以寄托全市人民的哀思;第三层顶端是悬挂在空中的大钟,寓意警钟长鸣。碑背后数米处,围以长10余米、高1米余的弧形白色平栏,下撑10根白柱,象征白骨累累。这块碑是由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郭发宁、应勤杰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也展示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草鞋峡”这个在70年前震惊中外的地名现在已不复存在,可能是它凝聚了太多的恐怖,如今深深地刻在遇难同胞纪念碑上。

“对面就是八卦洲。南与燕子矶,北与六合区隔江相望,因形似草鞋,故名草鞋洲。途经这里的长江,弯多水急,所以又叫上元门、大窝子。”同行的晓沧说,“到清代后期,草鞋洲与另一个江中小岛——七里洲合并,渐成为八卦状,故更今名。过去这里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

江边绿草如茵,江风徐徐,昔日芦苇丛生、江石林立、野舟横放的江滩之地,如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放风筝的好地方。

江面上不时有载着木材、煤炭、钢材的大型货轮徐徐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