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流泪了
由于当年日军在太平门制造的这场屠杀暴行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加上战后数十年,日本的一些加害者一直保持沉默,企图掩盖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使这一惨案被湮没在众多血案之中。
然而,罪恶总是掩饰不了的。
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阵中日记》以无可辩驳的记录证明,日军占领太平门后,不仅守备太平门的一个中队就杀害了1300多名难民,而且其属下的佐佐木部队还在附近“处理掉”15000人。在日记中,他不无炫耀地记下:“1937年12月13日,败逃之敌大部进入第十六师团作战地区的林中或村庄内,另一方面,还有人从镇江要塞逃来的,到处都是俘虏,数量之大难以处理。事后得知,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15000人,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1300人。”
日军上海派遣军参谋西原一策大佐的《作战日志》、日军第十六师团后勤参谋木佐木久的日记也分别记载:“南京(长江)沿岸的尸体多得惊人,太平门外也是如此,正在一个劲地燃烧着。”“太平门一带,还有焚烧敌人死尸的黑烟”。
2002年12月12日,《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中文版)、《东史郎谢罪》和《远东国际大审判》3本南京大屠杀研究书籍,在南京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首发式。其中,《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由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女士编著,沈维藩翻译,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102名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记述了这些日本兵当年在南京中华门、中山门、武定门、挹江门、光华门、和平门等地对中国被俘官兵、妇孺和平民残酷屠杀、强奸、掠夺的罪行。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该书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定为反映抗战和二战的百种重点图书之一。
2007年12月13日上午,矗立在南京市玄武区太岗路附近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举行揭碑仪式,日本教师松冈环女士提前一日从日本大阪飞抵上海,赶来参加了这一仪式。
日军砍杀平民
松冈环,1947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系东洋史学科。她原是一名小学老师,在给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历史课时,发现历史教材过分强调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等日本受害的历史,而没有记载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
出于一名学者的正义,松冈环开始了勇敢的南京大屠杀调查之路。
她开始查阅各种国际历史资料,试图寻找一丝真相!结果,令她震惊的事发生了,她发现了被封藏的日军侵华时一个天大的秘密:南京大屠杀!而多年学习历史的她,对此事竟一无所知。1988年8月15日松冈环怀着满腹的疑问首次来到南京,她希望在这里能了解或者证实一些真相!在南京,她参观到了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展览,看到那些被强奸女孩、被砍头老百姓甚至被刺穿胸膛的幼童时,她感到无比痛心!
南京之行彻底改变了松冈环的人生轨迹。回到大阪后,松冈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面对日本右翼的捏造历史、篡改教科书等种种行为,她决定自己去收集资料,向日本民众宣扬一个真正的史实。
20世纪末,在组建“日本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中国人)60周年全国联络会”的同时,松冈环与她的同伴在日本开设了6条“南京大屠杀情报热线”,并在报纸上呼吁参与侵略南京的老兵提供电话证言。他们先后又寻访了200余个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原日军士兵证言、有关阵中日记及种种资料,为南京大屠杀研究提供了实证,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和铁的事实。调查中,日军南京太平门和下关大屠杀事件凸显出来。
日本右翼对她恨之入骨,污蔑她收了中国人的钱。2004年,她的朋友——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因无法背负那段历史的压抑而自杀。松冈环也一度感到孤独和巨大压力,但她的孩子们都很支持她的事业,不仅多次陪同母亲一起来到南京,而且参与摄像工作,为寻找幸存者的进程留下影像资料。
在一次以“铭心会”访中团团长身份前来南京时,松冈环面对采访的记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计划在太平门立一座纪念碑。”
2007年12月11日,松冈环是当天上午到达南京。在揭碑仪式上,松冈环介绍了与建立此碑有关的情况,并揭露了“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有‘自由主义史观’的人不仅想掩盖历史的事实,还计划与南京大屠杀虚构派和宪法修改派的组织联合起来篡改历史,大肆开展政治修史运动。一些被卷入右翼行列的媒体人士、大学教授或研究人员的右倾化动向,好像再现了曾把日本所有国民卷进侵略战争的战前情景”。当她说到日本从战败至今,一直企图否认、隐瞒侵略历史,太平门惨案迟至70年后才建碑时,忍不住的泪水还是溢出了眼眶。
这是南京建立的第19座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的纪念碑,一处中日双方联合建立的纪念碑。
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 韩娃丽_摄
揭碑仪式现场,松冈环女士双手合十,默默地为在太平门死难的中国人祈祷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