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2014年2月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就在这个日子这个地点这次会议上,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决定草案的说明还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草案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其实,早在2005年,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先生就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已经是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他一再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升为国家公祭日,其实也是参考国际上一系列的做法,每年举办公祭日以哀悼遇难者,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并警示自身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使得南京这座古城再次沉浸在历史的悲恸之中。

当日上午10点,凄厉低沉的警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即刻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全城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重要讲话。习近平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青少年代表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在国家公祭仪式举办的同时,南京北极阁、正觉寺、上新河、中山码头、燕子矶、普德寺等17处南京大屠杀丛葬地,也举行悼念活动。此次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引发世界的关注。“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习近平这样说。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习近平对于和平的强调,首先则内化于公祭仪式的意义之中,他说,“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根据中新网记者统计,在这篇2100余字的讲话中,习近平23次提及“和平”,贯穿始终。“和平”是习近平全篇讲话的高频词汇。习近平又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很多学者认为,习近平这一表述颇具战略高度,不仅对于中日关系,对于处理曾对中国进行过侵略的一些西方国家关系上,也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也是对日本部分政治人士在历史问题上“大开倒车”的强力反击。近年来,日本政坛有一股急剧“右转”的势力,不仅大搞“历史修正主义”,为侵略历史翻案,还试图突破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未来能够公开使用武力、海外用兵打开大门,引起邻国和国际社会的担忧。

习近平说道:“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2014年之后,每年的12月13日,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期举行仪式。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就是对自己的和平发展负责,也是对世界的和平发展负责。只有自己有信念和希望,才能给世界以信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