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1月

5日 杭州光复。

夏丏尊在《光复杂忆》一文中回忆说:

那时我在杭州,事前曾有风声,说就要发动。四日夜里尚毫不觉得有甚么,次晨起来,知道已光复了。抚台已逃走。光复的痕迹,看得见的,只有抚台衙门的焚烧的余烬,墙上贴着的都督汤寿潜的告示,和警察袖上缠着的白布条。街上的光景和旧历元旦很相像,商店大半把门闭着,行人稀少的很。一时流行的是剪辫,青年们都成了和尚。……

当时尚未发明标语的宣传法,大家只在日用文件上表示些新气象。最初用黄帝元纪,第二年才称民国元年。在文字的写法上有好些变化。革命军的“军”大家都写作“”,“民”字写作“”,据说是革命军与人民出了头的意思。國字须写作“”,据说是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的意思。这风气直至民国四五年袁世凯要称帝时还存着。朋友×君曾以國字为谜底作一灯谜云:“有的说是民意,有的说是王心,不知这圈圈内是甚么人。”國字旧略写作“囯”,×君的灯谜,是暗射当时的时事的。

……记得在光复当时,人心是非常兴奋的。一般人,尤其是青年,都认中国的衰弱,罪在满洲政府(按:指清政府)的腐败,只要满洲人一倒,就甚么都有办法。当辫子初剪去的时候,我们青年朋友间都互相策励,存心做一个新国民,对时代抱着很大的希望。就我个人说,也许是年龄上的关系吧,当时的心情,比十六年欢迎党军莅境似乎兴奋得多。宋教仁的被暗杀,记得是我幼稚素朴的心上第一次所感到的幻灭。[1]

【注释】

[1]夏丏尊:《光复杂忆》,《中学生》第38号,1933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