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2日 朱自清到春晖中学任教。
王文川回忆说:
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夏丏尊先生与朱自清先生。这两位老师讲课都非常生动,特别是夏丏尊老先生教文学作品时,充满感情;朱先生讲古典文学时,深入浅出,我们都非常爱听。这两位老师对于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视。夏先生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给我们批改作文,指出我们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的作文,他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予以表扬。朱先生给我们批改作文,每个学生有一张写作成绩升降表。我们的每篇作文,他都在表上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3]
徐子梁回忆说:
一师毕业之后,回到故乡——上虞——担任新设置的巡回指导员,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出风头,好飘亮,在一年的工作二个月可以做了的有闲职务之下,更容易入于无聊,过了一年浮而不实的生活,自己觉得不行了,虽然经劝学所所长竭诚的挽留,但是还称有毅力,不愿再过这类无聊而不规律的生活,坚决地辞去了,跑到春晖中学去担任附小主任,那边才是我理想中的处所,我的趣味,我的嗜好,都变了方向,居起饮食,果然和学生们共其甘苦,同时还跟着学生操早操,去运动,一面又跟着夏丏尊、丰子恺、朱佩弦等同事们学做文章,做文章的趣味,就是在那时候培养了的。[4]
9日 俞平伯应朱自清之邀到访春晖中学。俞平伯日记载:“下午夏丏尊君来,邀至他家晚饭。去时斜风细雨,衣服为湿。他屋颇洁雅素朴,盆栽花草有逸致。约明日在校讲演,辞之不获。”[5]
10日 主持俞平伯的演讲报告会,俞讲演《诗的方便》。
11日 送别俞平伯,约讲稿付《春晖》刊出,并赠其丰子恺所绘信纸一匣。
本月 应经亨颐之邀,兼任宁波四中中学部国文教师。
本月 在平屋为孙俍工小说集《海的渴慕者》作序。序言评价说:“故乡连年的战祸,遍地的匪难,大家庭的纠葛,爱女的夭折,爱妻的沈疾,以及种种人间社会的不幸不平,都不是婴儿性未泯的俍工所能淡然身受目睹的。俍工的归宗于人道主义,盖非无故。他的作品,简直就是他对于一切迫害的直接的叫喊与抵抗。作中自题材以至主人公的思想,无一不染着愤世不平的色彩,带着狂叫改革的调子,情绪的热烈,俨然像个说教:这在一般的人道主义的作家,虽是普通的风格,而俍工为特甚。有许多地方,很像北欧作家的作品。”此书于4月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