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日 《致文学青年》刊《中学生》第15号。该文是作者对某读者关于终身职业方向垂询的回信。作者赞许读者“专心研究文学”的志向,但认为读者某君高中毕业后拟不再升大学,专“靠文学生活”的想法不现实,即便是鲁迅、周作人、高尔基,最初都有别的职业,直到“在文学方面因了稿费或版税可以维持生活了,这才辞去职业,来专门从事文学”。奉劝其“要把文学当作终身的事业,切勿轻率地以文学为终身的职业”。
同日 《中学生》杂志社取消《中学生劝学奖金章程》,新定《中学生劝学贷金章程》;同时成立“中学生劝学贷金委员会”,夏丏尊、周予同、林语堂、章锡琛、舒新城、叶圣陶、刘大白、丰子恺、顾均正任委员。贷金专贷无力修完最后一年学程的高初中学生,以订阅《中学生》杂志者为限,偿还期限为5年。请求贷金者须应中学生劝学贷金委员会之考试,并填具请求书,由所在学校校长及训育主任保证(其境况确系贫苦,试卷确出己手),每校3名。
同日 中学生劝学贷金委员会发布公告,规定本年贷金总数为1400元,名额为高中4名,初中8名。
同日 上海市教育局召集中学课程标准研究委员会,将所整理之试验结果加以讨论,以便转报教育部。
3日 夜赴郑振铎寓所晚宴,座有叶圣陶、章锡琛、王伯祥、谢六逸等,十一时各归。
12日 舒新城日记载:“我曾告以丏尊所谓现在女子争地盘之言,谓现在之所谓新式女子所谓恋爱,无非是争太太的地盘。旧式女子无生活能力,恃名义以生存,固无足怪,而现在□□有能力之新式女子亦不要发展其能力,自谋生存,不要以独立的人格与男子为对等的交结,仍□为男子之附属品,其不足重视反过于旧式女子。”
26日 散馆前贺玉波[7]来访,谈及《中学生》及各类学生杂志、文艺运动等问题。“《中学生》印刷纸张成本要一角三分,外加发行邮费,刚刚相等于定价一角五分。编辑费和稿费完全要亏本,每年需一万元。所以,《中学生》多销一份,书店方面便多亏损一份杂志的本钱。”[8]夜与刘叔琴、丰子恺(自嘉兴来沪)、贺玉波等在寓所聚饮。
本月 开明编译所迁至东百老汇路仁兴里(今东大名路437弄)749号。
初夏 刘大白自南京来访,谈《中诗外形律详说》在开明书店出版事。“成问题的是稿中所用符号的繁多。这种符号须一一特制模型,其中有几种,形体根本和铅字的形体不相称,即使特制了模型,浇铸出来,也无法容纳在铅字旁边,结果发见了排版不可能的困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