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对于一个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承担编写夏丏尊年谱的任务纯属机缘巧合。2004年至2006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我应邀参与了浙江省首批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献集成”重点课题《夏丏尊全集》的编纂工作。出站以后,我入职杭州师范大学,不久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编纂《夏丏尊全集》的关系,我在指导前几届研究生时论文选题大多与夏丏尊有关。首届研究生李旭峰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是《〈中学生〉与抗战前教育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之后,相继指导研究生刘云艳、程荣分别完成了《从投身教育到献身出版——夏丏尊编辑出版活动研究》和《夏丏尊翻译活动研究》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在编纂《夏丏尊全集》与指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我对夏丏尊生平事迹以及文学创作、编辑出版与翻译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时冒出为之作传或编写年谱的念头,但因当时手头有其他在研课题需要完成,因而不得不打消这一念头。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教授领衔主持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第一辑)的编撰工作,他得知我在编纂《夏丏尊全集》,便征询我是否可以与绍兴市上虞图书馆葛晓燕女士共同承担《夏丏尊年谱》的编撰任务。此前,葛晓燕女士与何家炜先生已合作编著过《夏丏尊年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有一定的基础,我便答应了下来。2018年9月我们便开始正式工作,期间,葛晓燕女士因为有其他研究工作,便推荐了年轻同志陈才参加此项工作。之后,与陈才小友的合作始终很愉快,也充分感受到年轻一辈的努力与勤奋。此次夏丏尊年谱的编撰,与此前版本相比,不仅增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注重资料的原始性与学术性。我们除了遍访国内外各相关图书馆、档案馆,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数据库对资料钩沉辑佚外,还对所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辨伪考证,去伪存真,从而纠正了以往夏丏尊生平事迹记载与研究中的许多错讹。此外,本年谱编撰还按照“浙江现代文学家年谱”的统一体例撰写了分年的大事记,意在为更深理解谱主的生平事迹、思想与活动提供历史的背景。
《夏丏尊年谱》的编撰工作如期完成,要十分感谢洪治纲教授的督促和支持。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的“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的总负责人,他不仅在团队中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按照总课题整体计划积极有序推进,而且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行经验分享,专题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从而保证各子课题如期完成。感谢夏丏尊长孙夏弘宁先生生前为笔者提供了与谱主相关的许多重要资料和信息,以及帮助我们联系寻访人物。本书的编撰,还得到了杭州师范大学弘丰研究中心主任陈星教授、上虞图书馆宋星亮馆长、泰山学院王荣辰博士、宁波中学校史馆罗尧敏主任等人的支持与帮助,浙江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黄宝忠先生、人文社科中心宋旭华主任始终关心本书的编撰工作,责任编辑牟琳琳老师的工作认真而细致,他们的努力与辛苦付出,使本书能在夏丏尊诞生135周年之际问世,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胡适曾说,最好的年谱,可算是中国最高等的传记。本年谱虽不敢说是上乘之作,但也倾注了我们多年来的学术积累及心血。最后,笔者愿以夏丏尊在《长闲》中说的一句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策励自己,向着“勇猛精进”的方向走去。
薛玉琴
202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