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日 弘一法师致信。“诸荷关念,感谢无尽。附奉致石禅居士一纸,乞转交。又不久由陈无我居士送上《旅行者言》二册,一乞仁者自阅,一乞转赠石禅。此书虽浅近,殊足警策身心,朽人曾阅此书,亦获甚大之利益。乞勿以此浅近而忽之也。前留沪摄影,便中乞寄下数叶。”
4日 散馆后与章锡琛、王伯祥、范洗人小饮于同华楼。
5日 下午五时与孙祖基、章锡琛、王伯祥赴江西路骏大华行访孙祖基之友、经理訾雨亭。遍览附近古董市场,淘购旧书画。六时三刻同乘车至共舞台隔壁羊城酒家聚饮,范洗人已先期在候。“肴甚佳而取价廉,道始熟客之故也”。九时许散归。
6日 与章锡琛、陈望道、施蛰存在同华楼午饭。
8日 弘一法师致信。“闽南时局倘无变化,朽人拟再迟月余返泉州小住,再往惠安。车路已毁损,由漳至泉州三百里,须乘肩舆,需费甚多。拟请仁者汇资二十元,乞交上海农民银行汇漳最妥,因朽人与漳州分行行长相识也。”
同日 叶圣陶致信开明同人(渝沪第27号),谈及重庆空袭情形,请勿挂怀;叶至善伤寒渐愈,但病体仍欠佳,为看护计,决定全家迁往乐山;傅彬然已抵桂林,与丰子恺同住。
10日 夜与章锡琛、王伯祥、骆绍先、范洗人乘电车赴马浪路谭廉逊之约,座有金兆梓、周予同、孙祖基。宾主尽欢,十时许散。
12日 曹孝萱、戴伸甫自内地到访开明书店,“为言此次流亡经过,于南京陷落时寇军虐杀之惨及目前武、汉保卫之坚,俱有详细之陈述”。散馆后与王伯祥、范洗人、章锡琛小饮于永兴昌。八时归。
13日 送顾均正赙仪四元(顾均正母亲去世)。夜与王伯祥、范洗人、章锡琛、朱孑如在同华楼小饮,七时半散。
14日 夜与王伯祥、范洗人、章锡琛、朱孑如、陈乃乾在公司小饮。
同日 王伯祥日记载:“昨日店中送邮局发寄昆明邮包四百五十九件,突为寇方检查者扣留。今日往询挂号间,已寄出三百七十五包,共八十四包则仍扣押中,大约无收回之望矣。此中只《国文百八课》,亦遭嫉视,可见寇之毒害固无孔不入焉。”
同日 丰子恺致信,请汇款供养弘一法师。
15日 散馆后与谭廉逊、金兆梓、严良才、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唐坚吾在二马路同华楼举行酒会,摊费一元二角。八时许散。
16日 野马文艺研究会《文艺新潮》创刊,夏丏尊、巴金、沈从文、戴望舒、许钦文等50人为特约撰稿人。
18日 叶圣陶致信开明同人(渝沪第28号),告知将于日内动身迁徙。
20日 散馆后与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小饮于永兴昌,遇严良才。八时散归。
中旬 弘一法师致信。“前上信片,想已收到。兹拟向佛学书局购请佛书,附一函乞托人送去,并乞护法会惠施十五元,一并送去,至用感谢。朽人在漳,诸事安适,一时尚未能返泉州也。”
21日 散馆后与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赴永兴昌品蟹,遇严良才。
22日 王伯祥日记载:
下午四时半,翼之自寓来店,约于散馆后小饮。正谈浓之际,浦东方面爆炸声忽起,断续有如高射炮,清脆有如小钢炮,不知所以,凭窗东望,见黑色物如长瓶,一一升起,在空中发亮炸开,不类有目的之射击。而路上秩序依然,有人谓广州失陷已证实,寇伪方面或藉此示威或庆祝耳。予等姑置此,仍偕出,丏尊先有他约去。
同日 叶圣陶与家人登船起行。
24日 夜与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王绳祖(翼之)小饮于华阳楼。
25日 散馆后与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同饮于马上侯。
26日 下午三时出席董事会,朱达君、章育文、范洗人、章锡琛到会,王伯祥做记录。据会计部报告,本年度收付情形尚好,留沪人员生计稍有起色。夜仍与章锡琛、王伯祥、范洗人在马上侯小饮,订酒五十斤,计十元六角,四人分派。
27日 散馆后与王伯祥、章锡琛、王绳祖同饮于永兴昌,遇严良才。
28日 夜与王伯祥、章锡琛、范洗人、方光焘在公司饮酒吃面,辩论文法。九时许散。
29日 夜与吴勖初、王绳祖、王伯祥、章锡琛、范洗人在公司饮酒吃面。
同日 夜八时叶圣陶与家人抵达乐山。
31日 夜与谭廉逊、金兆梓、方光焘、唐坚吾、严良才、范洗人、王伯祥、章锡琛在公司举行重阳会,“由良才托人买到蟹一篓,借到菊花六盆,陈诸轩中,入暮同饮其侧”。八时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