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日 下午三时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召集第一次评议会,公举方克刚、熊梦飞等4人日内进见临时省长林支宇,咨询政府对于教育经费之计划。
5日 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召集第二次评议会,由方克刚报告进见省长情形。报告毕,公决由教职员联合会用书面函催各校校长赶发欠薪,并拟向省议会请愿以米盐公股提充教育基金。
10日 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召集第三次评议会,议决再次致函各校校长,要求于五日内发还欠薪。
17日 因省署准令三日内发给半薪,现已逾四日,半薪尚未发全,教职员在省教育会举行联合会议,讨论救济方法,主张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等计划,定于22日召集大会详商。
22日 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因教育经费无着,教育基础动摇,特开会员大会。各校教职员到会者近二百人。主席方克刚谓“十一月份经费,一限再限,现在还不过发十分之二三,行不顾言。本日大会,希望对于经费作根本上解决”。蒋国辅谓“我们只先商酌期限问题,如政府至期不发,拿甚么作后盾?”熊梦飞、夏丏尊、孙俍工、方旭芝均主张罢课。邓名诗谓“今年不宜罢课,要罢课待明年开学,现在顶好追讨经费”。马续常赞成邓说。毛泽东主张教育界自决,罢课还是消极,要准备积极的办法。政府已经靠不住了,教育界宜联合起来,自行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机关,像北京之校长团,实行自决自救。北京各校业已自行借款,湖南亦正宜进行教育借款。军费政费等消耗可借款,教育百年之计,当然可以借款。非如此不足自救。熊梦飞主张即派代表见政府,报告本日情形,再由评议部召集第二次大会,组织“罢课委员会”,办理善后。毛泽东谓“罢课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我们总要做积极的自决。教育经费独立机关,即可进行组织”。当天发言者甚多。“主席宣告讨论终结‘最后办法’,俟政府不履行我们的决定时,再于一月一日开大会取决。众无异议。于是公推代表六人晋见省长,并报告省议会,请予设法维持。六代表姓名如下:周风古、黄士衡、熊梦飞、欧阳雅文、罗大凡、舒兆熊。再议清偿七八两年度教育经费积欠案。主席以限明年春节前清偿付表决,起立多数。主席云,尚有关系重要之四议案,本日时间太久,俟下回大会再议。”[16]
27日 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召集第五次评议会,续商议欠薪及教育基金问题。
29日 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续开全体大会,到会百余人,讨论以米盐公股充作教育基金事项,当即推举代表蒋育寰、童锡桢等16人带意见书向省议会陈述一切。提案遭省议会否决。
30日 下午三时湖南省垣教职员联合会召集第六次评议会,讨论补救办法。
本年 作有小诗“中年陶写无丝竹,泽畔行吟有美人。搜得漫天风絮去,贮将心里作秾春。”
【注释】
[1]《浙江一师更换校长风潮》,《时事新报》,1920年2月26日。
[2]胡愈之:《注音字母的商量》,《上虞教育杂志》第28期,1920年5月1日。
[3]《浙江学潮志(八)》,《申报》,1920年3月29日。
[4]《浙一师国文教员辞职》,《民国日报》,1920年4月10日。
[5]《杭州快信》,《时事新报》,1920年4月20日。
[6]《浙江一师风潮之余音》,《申报》,1920年5月1日。
[7]曹聚仁:《夏丏尊先生(上)》,《民国日报(赣南)·笔锋》,1943年9月7日。
[8]《浙第一师校之新气象》,《民国日报》,1920年5月15日。
[9]《俞秀松日记》,《俞秀松纪念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10]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佛学半月刊》第9卷第20号,1940年10月16日。
[11]转引自唐振南:《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的诞生与陈独秀的关系》,《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2]舒新城:《湖南第一师范》,《我和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45年版。
[13]据徐绍谦之子徐叔侃遗墨及其学生张宗灿先生回忆整理。
[14]转引自中共湖南党史研究室,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管理处主编:《风华正茂的岁月——新民学会纪实》,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教职员求发欠薪之急迫》,《大公报(长沙)》,1920年12月9日。
[16]《昨日教职员联合会之大会》,《大公报(长沙)》,192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