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6月

1日 立达同人在郑振铎寓所商议文学专门部事,公推王伯祥担任“中国文学史大纲”课程。

5日 夜立达文艺院中国文学系筹委会在悦宾楼召集第二次会议,关于课程纲要及时间分配皆有具体决定。下学期拟招收新生50名,并另约定滕固、樊仲云等来任教课。

9日 出席导师会与立达学会常务委员联席会,议决下学期添招初中一年级,高中文理科一年级,艺术部绘图科、图案科一年级,文学专门部一年级及各级插班生,周为群、刘薰宇、李未农、丰子恺、钱梦渭为招生委员;《一般》杂志用立达学会名义出版,公推夏丏尊为总编辑

11日 出席导师会与立达学会常务委员联席会,通过《立达学园组织大纲》,原艺术专门部划入文艺院美术系。与荣渭阳、蒋爱真、刘薰宇、袁绍先、匡互生任第二期募捐筹备员。

12日 午后与方光焘、刘薰宇赴商务印书馆,就地召集立达同人集会,商议文学专门部事,业经命名为“立达学园文艺院中国文学系”,增添一门中国文化史课程。筹备会即解散。夜与孙伏园、章锡琛、方光焘、刘薰宇、王伯祥、郑振铎、樊仲云、李石岑等在悦宾楼聚餐,共贺周予同生女,纵谈四小时。(按:以上辑录自王伯祥日记。另据21日《上虞声三日报》第17号《青年协进社上海聚餐会记》记述:“青年协进社上海社员,于本月十二号晚间,在美丽菜社开聚餐会。虽逢天雨,而预定餐位仍满。来宾到者,有裴云卿、何五良、胡子衡诸先生,及沈树宝医学博士。新旧社员共到二十人,内有祝采祥、胡颐生两女士。”理事胡愈之报告本社历史及《上虞声》改组为三日刊经过情形,并对各赞助者备述感谢之意。裴云卿、夏丏尊、何五良相继演说,至九时许散。夏丏尊演说录如下:

今年家居半载,目睹本县环境,益觉无处不是缺点。如鸦片、赌博、婆媳相争、大出丧、教育不良,种种可叹情形,举不胜举,兹略述数端,希望在座诸君,一筹改良之道。曩闻裴云卿先生云,到上海吃饭,非有亲眷作保不可,似此情形,饭碗全操诸他人之手,危险孰甚。余望乡人于现有势力之外,别求切实的势力。又内地交通不便,实业每遭挫折,例如年前有人创设纸厂,但因燃料运输困难,遂致失败,故发展交通一层,急须设法。又近数月来,家乡孩童患猩红热而死者甚多,其原因大抵由于积善堂施种牛痘之医生,至乡村各处,以未经消毒之“剔脚刀”之类,在孩童臂上施割,致猩红热病菌转辗传染,而乡间医生又多视为瘄子,医治不得其法,因此为害甚烈。[6]上虞人往往肯花五千一万铺张大出丧,而不愿出钱办医院,此种心理,实非纠正不可。又上虞近来时有火灾,而乡间消防器具,粗劣不堪,危险殊甚,此层亦急须设法改良。此外应兴应革之事,一时亦说不尽,本社当逐渐一一做去,并望商界之有力分子,赞助吾社事业的成功。)

14日 出席第四次导师会,推定各部职员。方光焘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丰子恺为西洋画系主任,陈之佛为图案画系主任,周为群为高级中学部主任,匡互生为初级中学部主任,夏丏尊、刘薰宇为编辑委员。

16日 《时事新报·学灯》发布立达学园近况:“立达学园自去年在江湾自建校舍后,内部进行,不遗余力。本学期在教学方面,对于学生以各科学力平均发展为原则,一洗从来重视各科总平均分数之弊,凡升级及毕业,均以各科成绩及格为标准。各科因性质不同,均有由各该科教师议订切实周详之成绩考查法,教务课方面并备有多种统计表。该校对于训导,向重感化,少惩罚,向重自由,少压抑,本学期更实行一种学生自选指导者之办法,由学生个人于教职员中择素所信仰之一人为指导者。学生之个性与习惯,至为复杂,断不能强迫其信仰一二人,而训导之成败,又须视学生对于训导者有无信念而定,故此项办法,深合教育原理。闻该校学生近来极难为校外一切妄人邪说所诱动,是或即系训导之效欤。去年该校因无运动场,故体育方面无重大进展。今春在校旁租地十余亩作运动场,并设各项运动,学生每人须选一种以上,由学生主持之体育会分配人数及时间,到场运动。近来对于运动发生趣味者日多,将来当有良果也。又该校去年全校食事,由学校招厨房包办,与他校无异,本学期则由学校雇定厨丁若干人,令学生督办,一面学生得藉以练习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能力,一面绝无一般学校所不能避免之闹饭厅举动,成绩甚佳云。”

24日 夜应济难会招请,赴一品香参加“榴花小集”,座中有周予同、王伯祥、胡愈之、李石岑、胡仲持、陈望道、杨贤江等人,《商报》编辑陈布雷、潘公展为特邀嘉宾。十时许散归。

本月 弘一法师赠手书莲池大师法语《山色》横幅一条,款“岁在丙寅木槿荣月,时居西湖招贤寺华严阁,晚晴沙门昙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