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2日 下午三时出席战后第十九次董事会,“予同新到参坐,在沪董监除五良外均到。报告近况及配给组合应付事宜,独于同人薪给究否照升中储券则未提也”。
夏 辞去南屏女中教职。
当时高中国文课每周六学时,几乎每天都有一节。夏先生住在霞飞路霞飞坊,距地处沪西的南屏是比较远的,而且那时还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但是,夏先生总是准确得像时钟一样,上课铃声刚响完,一定踏进教室。三年如一日,从来不迟到早退,从来没有请过事假病假。夏先生年事已高,每天跑路赶车,到达学校不免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为此,他总是提前到校,在教师休息室先坐下休息一会,平复自己的喘息,集中自己的思想,然后拿了粉笔,准备上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