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6月

初夏 为弘一法师筑建的山房竣工。新居位于丰子恺“小杨柳屋”与经亨颐“长松山房”之间。

本月 经夏丏尊帮助,王文川诗集《江户流浪曲》由开明书店出版。

本月 商务印书馆私立尚公小学校教师王志成将日记整理后,题名为《爱的教育实施记》,由开明书店出版。

上星期我从友人处借得《爱的教育》,是书在三年前已拜读过了。虽不能如译者夏先生一样多情,“流了泪三日夜读毕”,三十滴眼泪不说虚话也曾丢过的。现在重读一遍,使我大大的感动。第一次读时,还是初出茅庐,初执教鞭,抱着一股热望,喜玄想的血性青年。三年来饱受风霜,得到不少做人的教训。训育上遇着许多困难,顽劣儿童常使我怒火冲天,无法处置。《爱的教育》,仿佛是一剂清凉散,三年来郁结的病症,从此迎刃而解了。

不过是书讲理想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实施报告,意大利的环境和上海也不同。怎能见诸实现呢?这是一个问题。

读文课时,儿童要求我介绍几本阅读的书。我说:“我最近看到一本《爱的教育》,可惜你们看不懂!唉!这是一本好书,可惜你们看不懂!”他们就蹙着眉要求我把书中的大意讲给他们听。我把“义侠的行为”和“我的女先生”两段讲了一遍,他们屏息着气,侧耳倾听,脸上现出欢跃的光采。

一个孩子尖声惊叫起来:“难道真的有这种侠义的同学和和蔼的先生吗?”他们又恳求我讲了几段。铃响了还是坐着不肯散去,课后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要听故事。每讲一段,总是露着微笑,称赞不止的。后来我答应他们每天早上课前一刻钟,讲一段给他们听,他们都快乐得欢呼起来。

每逢我上课的时候,都笑嘻嘻地精神焕发了。

《爱的教育》竟这样使人感动的吗?我反复思量。觉得从前那种谩骂和恐吓儿童的态度,太不应该了,清夜扪心,更觉得实施爱的教育之需要和急切了。

望海内同志,以“爱”的根苗,播入童心,使这灿烂的中华,百年之后,结出爱之果来,以祈世界大同,共享升平之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