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0月

1日 《珍重这胜利的光荣》刊《觉有情》第7卷第3-4号“护国成功庆祝特刊”。该文说:“抗战八年,同胞历尽了种种的苦难。现在胜利到来,突然获得解放,快乐可知。此次胜利,大家都归功于当局善于应变与盟邦的协助作战。在我们佛教徒看来,只是业报的因果关系。大之如当局的得人与盟邦的协力,小之如原子炸弹、B-29型飞机等等新武器的出世,无非是显现此因果关系的手段或方式罢了。”作者从佛法的角度敬告全国活着的同胞,“要乘了胜利的光荣,做些于己于人有益的好事,不要去作恶事”。敬告为文武官吏的执政的人们,“你们一言一动,所作所为,不只是你们的自业,容易成为他人的共业。……在这难得的光荣之中,你们为政者如果还不好好地依照正义去干,恶行多而善行少,那实在太不成话,不特对不起民众,也太对不起你们自己了”。

同日 《读日本松方公爵遗札——日本对华政策史料》刊《新语》(按:即前文《国语》,出版时定名为《新语》)半月刊第1期。文章介绍松方正义于大正五年“上书申述所见,痛论日本对华政策之失当与危险”,可谓有先见之明者。

同日 王伯祥日记载:“发布庆字布告一二三号各一件。一、调整薪给,即以底薪改作法币照数五十倍支付,另加米五斗,照时价计算;二、发薪期仍复为五日及二十日两次;三、前发之米款截至八月底止即作为扣清,以后不再扣除。”

2日 中国联合出版公司被查封,由中国文化服务社接收。

4日 王伯祥日记载:“丏翁至,闲谈至九时去。”

7日 与丁鷇音、吴文祺、陈西禾、周予同、郑森禹等39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在《文汇报》联合发表《处置日在华军商人意见》,要求严惩日本战犯,赔偿文物、图籍与财产、土地损失。

8日 叶圣陶致信开明同人,托范寿康转达。

9日 夜公司在章锡琛寓所宴请吴大琨、金仲华、刘尊棋、郑振铎、李孤帆、夏衍等。席间范寿康至。

王伯祥日记载:“散馆后往雪村家,参与宴客,临时丏尊加入,而蔚南未至,西谛则于席散后乃来,盖预属不待,别有宴会也。正将入席之初,馆役来言,范先生由渝飞到,同人谓‘洗人来矣’,皆耸焉待之,及导来,乃允臧,而非洗人,然欢欣之忱固无间耳。席后客散,余与村、丏、予、谛、达、臧畅谈一切,至九时许乃与丏同乘以返。”

10日 晨与王伯祥徘徊里口,共赏国庆日热闹情景。午间赴章锡琛寓所参加开明同人胜利宴。下午范寿康赴台办理接收事宜。

14日 文协在重庆召开理监事联席会,决定自本年双十节起正式改称“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简称仍为文协。

同期 文协致函委托夏丏尊、郑振铎、许广平等筹设上海分会。总会迁沪后将与分会合并。

15日 叶圣陶日记载:“今日所接书中,有丏翁手书一通,红蕉手书两通,附冬官一信,最为欣慰。丏翁言前曾患病数月,今已去其八九。为上海某杂志拉稿,可以见其意兴尚不坏。”

16日 叶圣陶复信。

18日 夜与王伯祥、周予同、朱达君、章士敏在章锡琛寓所小饮,即席商定公司东南分部应对措施六项,由章士敏返回福建后实施。

20日 与郑振铎、高季琳、钱锺书、陈西禾、蒋天佐、王以中等24人联名复信文协,向在大后方艰苦工作的文艺界同人谨致无上敬意。

同日 散馆后与章锡琛、郭绍虞、王伯祥、徐调孚、索非赴《前线日报》社杏花楼晚宴,晤马叙伦、傅雷、周煦良、陈麟瑞、郑振铎、曹聚仁、吴文祺、周建人等。八时许散。

21日 夜赴胡朴安华府饭店晚宴,座有陈泽永、吕绍华、李允卿、周予同、郭绍虞、马君硕、于在春等,商议允中女子中学学报事。

22日 《大公晚报·小公园》发布文人消息:“郑振铎,夏丏尊,李健吾诸氏八年在沪,坚贞自持,辛苦度日,咬菜根过活,渝沪通汇后,接得此间开明寄去之一笔薪水,如发大财。”

23日 政府下令接收内山书店。经夏丏尊与当局多次交涉,内山完造与店员们得以在回国前继续居住。

25日 王伯祥致信章锡珊,附夏丏尊信。

28日 在槟榔路玉佛寺召集弘一大师三周年纪念会。同人假寺内佛学院教室展览大师生平遗著、墨迹及有关佛教文物书画碑帖。

本月 泰岳寺春晖中学并入白马湖原址。

本月 访曹聚仁,托请为经亨颐的亡儿募款,救济他们的遗孤。

同期 为《新语》杂志向曹聚仁、赵景深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