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日 夜与方光焘等《一般》杂志社同人在致美斋设宴,客有叶圣陶、王伯祥、徐调孚、徐中舒、郁达夫、王映霞等。六时半开樽,宾主尽欢。
2日 午前与丰子恺在功德林宴请弘一法师,李石岑、叶圣陶、周予同等陪席。斋后同往新闸太平寺谒见印光法师,请示佛法。
3日 夜与徐中舒、方欣安、章克标等在美丽川菜馆为暨南大学秘书长谢作舟赴巴黎大学饯行。
5日 与章锡琛、赵景深、张梓生至共和旅馆访鲁迅,未遇。
同日 暨南大学中学两部举行第二次联席会议,夏丏尊未出席,由黄建中代为提“大学中学课程应如何联络”一案。汪奠基建议“由教务处委托各科系关系教员组织各科系课程讨论委员会”,全体通过。
同日 译作《南京的基督》([日本]芥川龙之介著)刊《一般》第3卷第2号。小说叙述一个笃信基督的雏妓宋金花之奇异故事:南京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十五岁少女宋金花,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干此等营生,却患上了不治的梅毒。原本她认为不应再卖淫,以免把病传染给客人。宋金花苦于经济,每夜都向救主耶稣基督的画像祷告,希望能痊愈,继续赚钱奉养父亲。但某夜,宋金花却被一位佯装自己为基督下凡的无赖男子设计白嫖了一宿,事后宋金花的病竟然康复,无赖则染病身亡。小说的主旨与内涵在于揭示纯真、善良的妓女宋金花虽然遭到诈骗,却凭着对于上帝的信心、虔诚的信仰而得到救赎,而亵渎基督的无赖最终遭到上帝的惩罚。
8日 《中国文学系学程说明书》刊《暨南周刊》第1期。作者列出中文系“指示研究国学之相当途径”“培养文艺创作及批评之技能与指示”“造成国文教师及文化宣传者”三项要义,规定最低学分限度,及毕业论文“须于第四学年开始提交主任或有关系之教授,受其审定与指导”。
12日 鲁迅日记载:“访章锡琛,遇赵景深、夏丏尊。”
17日 出席大学部第八次教务会议,司记录。到会者有叶渊、石颎、陈荩民、黄建中、汪奠基、叶崇智。会议讨论各系筹备丛刊、讲义刊印时限、参考书选择等五项提案。
中旬 暨南大学出版课副主任章衣萍与陈翔冰、陈希文、陈雪江、郑泗水等华侨同学发起成立秋野社,以“研究文学”为宗旨,下分小说、诗歌、戏曲三组,并创办同名杂志。夏丏尊、叶崇智、方光焘任小说组导师,负责讲解文学思潮与小说的关系及中西小说史略。梁实秋、张凤任诗歌组导师,余上沅、顾仲彝任戏曲组导师。
25日 晨舒新城、孙俍工到访立达学园。午间与舒新城、孙俍工、熊梦飞、匡互生、沈仲九、周为群、方光焘等在江湾聚餐。夜与匡互生、舒新城等为孙俍工赴日本饯行,谈至十一时。
29日 下午三时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假座新图书馆举行茶话会,招待全校教职员及学生团体代表。徐中舒报告事业部经过情形,黄建中、汪奠基、陈希文、林镜仙等先后演说。
下旬 应学生要求敦请鲁迅来暨南大学演讲。
那是一九二七年十月下旬,在夏丏尊先生讲授《马氏文通》将要下课之际,我跑到讲坛前面,很兴奋地说:“夏先生,听说鲁迅先生从广州回到上海不少天数了,我们举行一次宴会以表示欢迎,同时,请他演讲好不好?”建议的声音还没有完,全班同学异口同声一致附和了。夏先生是极受尊敬而和蔼可亲的老师,他微笑着说:“可以,但是鲁迅先生很忙,有许多学校都要请他演讲,你们先写一封请书,由我面交以后,请他决定日期。”第三天就得到了佳音,准于十一月六日上午赴宴。[8]
30日 鲁迅日记载:“上午得夏丏尊信。”
31日 出席大学部第九次教务会议,司记录。到会者有黄建中、汪奠基、杨汝梅、石颎、陈荩民、陈炳章。会议讨论筹设教育系心理实验室、教师请假救济办法、临时考试办法等六项提案。
本月 兼任暨南大学训育委员。